![](http://img.hkwb.net/content/2011-12/27/334332f76931aa0d1c7512eb6a1a7d87.jpg)
公開遴選必須用嚴格的考試程序來保障。圖為不久前安徽省公務員主管部門領導在公務員遴選筆試現場巡視。王德文/攝(圖片來源:人民日報)
“如果沒有這次公開遴選,我不可能實現從基層公務員到中央機關公務員的跨越。”公開遴選到國家糧食局財務司工作的韓靜濤感嘆。這位大學畢業后在基層地稅局工作了17年的公務員,從未想到自己會坐上這樣一趟從基層機關到中央機關的“直通車”。
跨越來自改革。2011年5月,中組部、人社部以及國家公務員局在中央機關組織開展公開遴選公務員試點,探索從基層選拔領導機關公務員。目前,首次聯合公開遴選的64名公務員已全部到位。
“公開遴選是拓寬基層機關公務員上行通道,改善當前領導機關公務員隊伍來源和經歷結構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證黨政領導機關與人民群眾血肉聯系的戰略舉措。”中組部干部一局(公務員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人表示。
基層經歷
進中央機關的“硬杠杠”
“作為一名鄉鎮公務員,能夠通過公開遴選到中央機關工作,除了個人的努力之外,更多的得益于中央對基層的重視,得益于選人用人制度的改革。”來自基層,通過公開遴選走進中央統戰部研究室的梁艷麗說。
此次公開遴選規定,報考人員必須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并對基層工作經歷做了嚴格界定。據了解,今年首次公開遴選的64名公務員全部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其中,52%的人還具有多層級機關工作的經歷。
許多考生表示,公開遴選為在基層踏實工作、不投機鉆營的優秀公務員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機會,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公務員有甜頭、有奔頭,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熱情。
此次公開遴選規定,任職滿3年的鄉鎮(街道)黨政正職可以報考副處長職位,任職滿3年的副科級公務員可以報考主任科員職位。這不僅體現了重視基層的用人導向,也為優秀基層公務員提供了到領導機關工作和職務晉升的雙重機會。正因如此,山東省泗水縣泗張鎮黨委書記蔡文浩通過公開遴選到中央政法委辦公室任副處長。
很多參加遴選的考生反映,公開遴選有助于形成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機關相互聯系的來自基層的公務員培養選拔鏈。一方面,為基層公務員搭建一條上行通道;另一方面,公開遴選制度增強了基層機關的吸引力,使更多的優秀人才愿意到基層工作,使基層這個“蓄水池”常流常新,成為培養鍛煉公務員的源頭活水。
據統計,在一項針對公開遴選的問卷調查中,有96%的考生認為公開遴選對樹立重視基層用人導向、建立來自基層的公務員培養選拔機制非常有效。
“陽光賽場”
讓干得好的考得好
“公開遴選是一種‘競爭性轉任’,是在公務員隊伍內部的二次擇優。”國家公務員局職位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關鍵在于人崗相適,使基層公務員上得來,遴選部門選得準,到崗工作后用得上。”為此,在考試中,主管部門尤其重視“讓干得好的考得好”。
筆試環節,在分析中央機關和基層公務員不同特點的基礎上,主管部門根據副處長和主任科員的職位需求,分別命制筆試試題,注重對考生實際工作能力的測查。
面試階段,由各遴選部門根據職位性質和特點,自主命題或采取“2+X”方式命題(即在統一題本中選擇2道試題,自主命制2—3道試題)。所有遴選部門都自行命制了試題,有的部門實現“一崗一卷”。考生們普遍反映,試題針對性、實踐性、應用性強,能有效防止只會考、不會干。
筆試、面試通過,并不意味著勝出。為了真正把德才兼備、綜合素質高的基層公務員選拔上來,公開遴選按照2∶1的比例實行差額考察。各遴選部門非常重視考察對象的日常表現、工作實績和群眾公認等情況。有的對考察對象工作實績進行綜合分析,對近幾年年度考核結果進行量化評估;有的綜合考慮考察對象獲表彰獎勵、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等情況;還有的對考察人選進行家訪,了解其工作、生活和社交圈的表現……
國家公務員局職位管理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整個公開遴選以打造“陽光賽場”為主線,凸顯了“三個全程”:
——全程公開透明,遴選計劃、資格條件、考試成績、面試名單、遴選結果等都通過一定方式及時公開或者公示;
——全程監督檢查,筆試、面試皆派出巡視組,推行面試外聘考官制度,設立專門的舉報和咨詢電話,保證公平公正;
——全程進行測評,設計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與考生和遴選部門進行訪談溝通,了解對工作程序、試題命制、組織實施等方面的滿意度和意見建議。
調查顯示,87%的筆試考生和97%的面試考生對公開遴選組織實施工作表示滿意。
“鯰魚效應”
為中央機關注入活力
“以往,地方機關公務員交流到中央機關工作的渠道還不夠暢通,主要依靠組織和個人推薦選調公務員,選人用人視野有限,操作也不夠規范。”不少遴選部門反映,“此次中央機關公開遴選公務員打破了這個瓶頸,不僅擴大了選人視野,也規范了進人渠道,真正體現出民主、公開、競爭、擇優的原則。”
公開遴選也有助于解決中央機關公務員隊伍來源、經歷結構單一的問題,給中央機關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此次參加組織公開遴選的很多部門負責人認為,公開遴選的公務員大都具有一定的實踐經驗,對基層情況比較熟悉,可以產生“鯰魚效應”,激發更多的中央機關公務員加強學習調研和基層鍛煉。
“當我走出北京站的那一刻,我真切地感覺到,這又是一個充滿激情、滿懷理想的新歷程的起航。”在基層檢察院工作了12年的任紅,通過公開遴選走進中央直屬機關工委,“我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遇,從走上新崗位第一天起,我就下定決心——要讓青春重新起航。”
64名公開遴選到中央機關的公務員紛紛表示,“一定不辜負組織的培養和期望,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踏實工作。發揮基層公務員的優勢,學習中央機關公務員的長處,不斷彌補自身的不足,履職盡責,創先爭優。”
“今年試點開始時,沒敢申報計劃,主要是擔心想要的人進不來、進來的人又不滿意。”一些尚未參加試點的中央機關有關負責人開始有些“后悔”:“現在看來,公開遴選既為各部門選拔了人才,又節約了各部門的用人成本,應該早點動手。”
“黨政領導機關面向基層公開遴選公務員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有利于建立來自基層一線黨政領導干部培養選拔鏈。2011年的中央機關公開遴選試點,堅持重視基層的選人用人導向,多部門密切配合,精心組織實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國家公務員局副局長傅興國強調:“下一步,我們將認真總結試點取得的經驗,把握遴選工作的特點和規律,有序推進,積極探索建立長效機制,促進黨政領導機關公務員隊伍來源和經歷結構不斷優化,建立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湛、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公務員隊伍。”(記者盛若蔚)
打破晉升“天花板”
安徽省直機關首次遴選204名公務員(延伸閱讀)
12月20日,安徽省公安廳機關2011年公開遴選公務員91人入圍面試落幕,標志著今年安徽省直機關首次集中遴選公務員的筆試、面試工作全部結束。自7月21日發布公告開始,全省有36個省直單位計劃公開遴選204名公務員,最終確認參考人數5562人。
“干部到基層鍛煉,干部從基層選拔。”省委組織部副部長、省人社廳廳長劉莉介紹,安徽通過公開遴選方式選拔基層公務員到省直機關任職的制度設計,與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創業就業制度相銜接,形成了制度設計的良性循環,打通了公務員在各層級之間的交流渠道,使公務員轉任制度更具規范性和科學性,既解決了基層公務員的后顧之憂,也打破了他們晉升的“天花板”。同時,大批具有豐富基層工作經歷、掌握民生工作經驗的優秀人才充實到省直單位。
“原來機關選人靠推薦、靠發現,難免看關系、憑印象,在小范圍內選人,不一定最適應崗位需要,往往難以人盡其才。”省監獄管理局局長姜明說:“從目前監獄管理局面試的30人來看,大部分來自縣以下,都很優秀,按照原來做法很難發現得了、推薦到他們。”
據悉,此次遴選,從發布公告、報名和資格審查、筆試、面試、加試(職位業務水平測試)、考察和體檢到公示和辦理轉任手續等所有環節,都依規操作。此次遴選考試的報考范圍是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35周歲以下的公務員。考生來源主要來自基層,市級1710人,占30%;縣鄉兩級3852人,占70%。
“緊貼工作實際,科學設計筆試、面試內容。”省公務員局綜合處處長張榮勝介紹,為防止出現“會考不會干”,此次遴選考試筆試試題由省公務員主管部門統一組織命制,面試由公務員局和用人單位共同組織,以用人單位為主。根據基層工作中出現的征地拆遷、招商引資、信訪維穩、服務群眾等熱點難點問題,注重考察考生的服務意識、溝通協調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等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緊扣當前大背景、大事件,考察考生大局意識、創新精神,測試報考者的政治理論水平、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綜合素質。
“當場打分,當場公布。”省發展改革委員會人事處處長楊明介紹,“省發改委這次遴選有37人進入面試,以考核考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主,采取結構化面試和撰寫調研報告相結合。每位考生結構化面試時間為15分鐘,根據給定材料,撰寫調研報告時間為3小時。面試后,根據遴選職位名額和考試綜合成績,確定差額考察人選。”(記者何聰)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