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月6日消息 “在特困地區3元錢的標準完全能夠換來一頓營養午餐,這是基于現階段的國情,更主要的是與試點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要基本相適應。”針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標準偏低的疑問,財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長孫光奇今日作出上述回應。
今日下午,教育部財務司副司長田祖蔭和財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長孫光奇接受中國政府網專訪,就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進行現場解讀并回答網民提問。
有網友提出,中央財政為試點地區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的標準為每生每天3元。在許多城市人印象中,3元錢也就能買一瓶飲料,甚至連一碗二兩的牛肉面也吃不上,那么用在改善孩子們的營養上,3元錢的標準是不是有點低呢?
孫光奇說,確定3元錢這一標準的時候,確實經過反復研究考慮,“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標準”不是全包標準。在一些特困地區3元錢的標準完全能夠換來一頓營養午餐,這是基于現階段的國情,更主要的是與試點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要基本相適應,這樣這個政策才有可操作性。
孫光奇介紹,確定3元錢這一標準,具體考慮有這么幾點:
一是基于農村居民年人均食品消費支出水平分析,根據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顯示,2010年中國農村居民年人均食品消費支出1081元,試點地區應該比這個數還要低,因為那是全國平均數,試點地區都是非常困難的。
孫光奇說,小學營養改善補助標準每天3元錢,一年就是600塊錢,相當于有1/3的當地農村居民食品支出,先行的有一個“一補”政策,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寄宿生補助費一直有,如果試點地區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加上“一補”中的小學生的4元錢、初中生的5元錢再加上3元錢營養餐補助,小學生一天就是7元錢、初中生就是8元錢。以一年來算小學生就是1600元、初中生拿到1850元,已經超過當地的農村居民年人均食品消費支出。
二是從國內實踐來看,目前有些地區搞了營養餐的試點工作,但是政府補助標準沒有超過3元錢。比如,陜西“蛋奶工程”一天2元錢,是由政府和家長共同分擔的。從實施效果來看家長分擔比不分擔要好一些。
三是從國際比較來看,大多數實施營養工程的國家,基本上政府都是負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營養補助。
四是從政府和家庭的責任劃分來看,政府還是負責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在校期間的營養改善問題,家庭要承擔相應的支出責任。
“所以通過以上考慮,目前把這個標準定為3元,這是一個補助性的不是一個政府全包的標準。一年160多億元,在當前也不是一個小數了。大家覺得可能不太高也想多一點,但是這也要與目前的國情相適應,也希望各個方面能夠理解,共同開展這項工作。”孫光奇說。(據中國政府網文字直播整理)
?
相關鏈接
廣西將有40個縣116萬中小學生享受“營養午餐”
美政府推出飲食工程 未成年人可免費享營養午餐
?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