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22日消息? 如果家里有一名智力或者精神殘疾人,恐怕要牽扯全家人的精力來照顧。目前,我市有11所特殊教育學校,能夠基本滿足智障孩子基礎教育需要。那么畢業之后走出校園,這些“孩子們”又該怎樣生活,誰來為他們搭建一個融入社會的平臺呢?中山區老虎灘街道陽光家園殘疾人日間照料站作為專門為智力、精神殘疾人提供日間照料的地方,讓“孩子們”長大后也能過上快樂的生活。但是這樣的“成人幼兒園”畢竟數目很少,智障兒長大后的生活值得我們關注。在此我們將和讀者共同關注這群特殊“孩子們”長大后的生活。
當十多名智力、精神殘疾人在中山區老虎灘街道虎山社區“成人幼兒園”——陽光家園殘疾人日間照料站里找到快樂后,很多家長打來電話,希望把自己家的“孩子”也送到這里來,可是卻遇到了入園難的困惑。
兩名工作人員照顧十多個“孩子”已屬飽和狀態
陽光家園殘疾人日間照料站現在有兩名工作人員,一名專職管理人員,一名廚師,還有一名手工制作老師是志愿者。智力、精神殘疾人在照料站可以學手工、看畫報、鍛煉身體,還可以免費吃一頓午飯。“孩子們”早上8時30分來,下午三四時回家。
3個大人照顧十多個“孩子”已經屬于飽和狀態。因為“孩子們”經常作出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舉動,比如看到好笑的事情會持續笑一個多小時,突然間會手舞足蹈,打翻東西事小,打傷其他“孩子”就事大了。還有一些“孩子”由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現在還沒有專門的人員對他們進行照顧,所以現在還無法入園。
期待志愿者加入殘疾人照料的隊伍中
陽光家園殘疾人日間照料站主要服務于老虎灘街道轄區的智力、精神殘疾人。目前,全街道有智力、精神殘疾人共計176人,但僅有十多個孩子能夠享受到日間托管照料,還有很多殘疾人望“站”興嘆,工作人員不足成為主要原因。
老虎灘街道正在探索照料站的全新運營模式,希望能夠有更多志愿者加入其中。“如果有和殘疾人同路的志愿者,不妨在自己上下班時順路把他們送到照料站;有手工技巧的志愿者可以教‘孩子們’做些簡單手工,鍛煉他們的生活能力。”照料站管理人員說。
目前,中山區智力、精神殘疾人有1700多人。中山區殘聯計劃與街道合作,今年再建兩到三個殘疾人日間照料站,滿足殘疾人康復需求,尤其是智力、精神殘疾人的日間托管需求。另據了解,2009年中山區葵英街道在全市第一個成立了殘疾人日間照料站,對10名智力殘疾人實行日間托管和照料。由于照料站面積僅有40多平方米,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殘疾人的照顧需要,街道目前正在籌劃重新遷址。(記者李天然)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