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湖南漣源公務員招考錄取者多與官員有牽連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楊喆  時間:2012-02-28 22:36:07

      一則名為“漣源市公務員選拔招聘,錄取結果多為領導親戚”的帖子,近日迅速在網絡流傳并引發社會對于“領導打招呼”、“拼家境”等招聘現象的再次關注。雖然有關方面拿出了“程序合規合法”等種種說法,但記者調查后發現不少參選者的身份確實存在“官員親屬”的疑問。

      核心網事

      漣源市招人被指拼“家境”

      2月20日,多個論壇上均出現了一篇名為“漣源市公務員選拔招聘,錄取結果多為領導親戚”的帖子。帖子中曝光了湖南漣源市經濟開發區公開選調15名工作人員的考生成績表,除了考生的筆試、面試和測評成績外,在備注一欄還分別標有“市領導打招呼”、“家境好”、“副市長侄女”等字眼。對于最終入選的15名考生,爆料人稱錄取名單中有13人是“關系戶”。

      爆料人把矛頭指向選調考試中的“測評”環節。帖子稱,考試包括三個部分:筆試、測評和面試,其中測評就是由考生原單位的人打分。“領導打招呼的、有錢有關系的比那些沒家庭背景的測評成績高出許多”。由于所曝事件涉及網民一直較為關注的“蘿卜招聘”現象,該帖隨后被各大論壇和微博紛紛轉載,短時間引發了大量網民的轉發和評論。

      記者調查

      地方政府稱招考“沒有違規”

      漣源市是湖南省中部的一個縣級市,煤炭和農業長期以來是當地的兩大經濟支柱。一條預期將在今年年底通車的高速公路和正處高峰期的產業轉移浪潮兩大機遇,給當地發展經濟帶來了新的路徑。2011年下半年,縣里決定把縣城東郊的石馬山鎮管轄的7個村,劃歸經濟開發區管轄。受到廣泛關注的此次人才選拔考試,由此拉開序幕。

      漣源市委組織部多位干部證實,石馬山鎮長期面臨鄉鎮干部較多、人員閑置問題,而經濟開發區的經濟待遇被普遍預期高于鄉鎮。2011年10月,市里同意從石馬山鎮現有工作人員中選拔15人調往經濟開發區。

      “其實就算直接調動,從組織和人事管理制度看,也并不違規。”漣源市委組織部長朱桂良對此很確定。但希望去經濟開發區的人太多,到底選誰不好定標準。漣源市市委市政府最終確定通過公開招考,并采取筆試、測評、公開演講、公示、考察五個環節從石馬山鎮在崗在編的公職人員中,公開選拔15人。

      石馬山鎮400余名在崗人員中,有111人報名參加了筆試。筆試、面試環節至今還沒有引起明顯質疑,而在考試程序中設置的測評環節是舉報者反應最激烈的問題。

      記者核實,按照這次考試的規則設定,除筆試、面試外,還有一個占20%的測評環節。石馬山鎮政府38名相關領導和業務骨干組成了測評小組,對每個參考人員進行測評打分。

      記者聯系上網名為“我不是蘿卜2012”的舉報者李軒(化名),他是這次招考的參考者。李軒接受采訪時提出,測評環節有領導干部打招呼,一些有背景的人通過不正常的手段得了高分。李軒說,網帖中備注的內容是他自己根據考試過程中聽到的一些議論,以及自己多年在當地工作了解到的一些社會關系添注的。


      應聘者確與官員有牽連

      記者隨后在采訪有關方面時發現,雖然舉報人在參考人員與地方官員的具體親屬關系確認上有出入,但這些參考人員確與漣源市的官員有著牽連。

      漣源市委有關負責人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網帖反映問題后,市委組織部、市紀委和市人事局近幾天來還對最終入選的15名考生的社會關系進行了初步排查,這15人均不是漣源市現任的30余名市級領導三代以內的直系親屬。

      但是,這里顯然存在一個偷換概念的問題:這15人雖然不是“30余名市級領導”的親屬,但不少確實與漣源市其他級別的領導有各種親屬關系;雖然不是“三代以內的直系親屬”,但并沒有排除有人與“市級領導”有著別的親屬關系。

      比如,備注欄中兩名入選者被分別“標注”為“副市長弟弟”以及“副市長侄女”,還有一名被“標注”為“政協主席表弟”,雖然漣源市參與調查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副市長弟弟”的“標注”內容不實,這位副市長與參考者無直接親屬關系,但他并沒有說明這名人員與該副市長到底是什么親屬關系,也沒有直接否認一點親屬關系沒有;而那名“副市長侄女”則被工作人員以“測評環節得分排名在15名以外”給予搪塞,也沒有正面肯定沒有任何親屬關系;同樣,對于“政協主席表弟”的入選者,他也只是表示“其筆試、面試成績均居前列,測評成績實際對其是否入選影響不大”,也并沒有直接否認“政協主席表弟”的親屬關系。

      而對于備注欄中直接列出的兩個參選者分別是“管理區書記夫人”和“低保局長丈夫”,漣源市有關部門只是宣稱:管理區為鄉鎮下設的直接負責管理村務的機構,管理區書記和低保局長在當地都是屬于級別很低(正股級)的基層干部,也沒有正面澄清參選者與這些官員親屬關系不存在。

      專家觀點

      警惕“公招”背后的“權力世襲”

      盡管當地政府進行了調查和解釋,網民的質疑仍難完全消除。有專家指出,社會公眾之所以如此高度關注有政府背景招考中出現的類似事件,是就業資源的日益緊張和就業機會長期以來不均等的現實反映,這種現象折射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引發人們包括“權力世襲”在內的公權力腐敗的指責并不斷蔓延。一些專家也對漣源市這次招考中的測評環節提出了質疑。社會學家、湖南省委黨校的王學杰提出,測評理論上可增加用人單位對人才的全面客觀評價,但在當前看,也很容易滋生權力操縱等弊端,從而有違公平公正。一些專家認為,這些“蘿卜招聘”事件的發生,與其考試過程沒有完全透明公開、沒有完全接受社會監督直接相關。

      文/新華社陳黎明 謝櫻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