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補救?
????在今年的兩會上,袁貴仁承認研究生考試英語泄題的事實,但后續該如何彌補呢?
????袁貴仁透露,教育部門對150多萬考生的英語試卷進行了全面普查,對有與網上信息重點疑似的試卷,將會在復試時加大外語成績的測試,如果沒有那個水平,只要確認參與作弊,就會取消考試資格,并責成其學校進行處分。
????3月15日凌晨,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發表微博透露:“前幾天學校研究生院召開會議,傳達教育部的緊急通知,要求復查碩士考生的情況,并在復試中采取必要的措施。”
????葛劍雄稱,看來教育部的確提出了要求,但關鍵在各校如何落實。考生和同學們應該關注各校采取了什么措施,是否嚴格,結果如何。
????熊丙奇卻認為,在發生泄題之初,教育部門就應該啟動應急程序,如在一些泄題嚴重的地區重新組織考試,但遺憾的是教育行政部門并沒有這么做,而是按照原來的程序公布了復試分數線,這樣一來就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局面。雖然教育部稱會在復試時加大外語成績的測試,對那些受作弊影響而沒有進入復試的考生而言,此舉已經沒有什么意義了。
????在他看來,泄題事件重復發生很正常。因為沒有啟動獨立的司法調查,一個泄題事件發生了,往往都是由考試組織方進行自查或者聯合調查,考試組織方是利益相關者,在命題、印刷、運輸等各個環節都負有責任,他們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心態,這樣的調查往往都不了了之。
????此外,泄題舞弊事件頻發,熊丙奇認為這與考試組織形式有關系,在國外很多考試都是由專業機構組織的,這些機構要經過市場的檢驗,他們很愛惜自己的公信力,不然就要被淘汰。但在我國,考試一般都是由行政部門組織。即便是今年的考試出了問題,明年還是由它組織,所以沒有動力去改變,出事了也往往置身事外。
(編輯: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