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3/22/3ca93e220333de7325f2d853aa643911.jpg)
簡單注冊即可成為相親網站的會員。圖/來自網絡
![](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3/22/0a2c2173503b7e2553f64e7554a6aec5.jpg)
網絡聊天無法讓人真正了解另一端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CFP供圖
相親產業鏈孵化數億收入 隱性問題虛假信息困擾“剩斗士”成痼疾
3月6日,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中國婚戀網站“世紀佳緣”公布其2011年度未經審計財報:該網站全年凈收入達3.3億元(5260萬美元);凈利潤為3720萬元(590萬美元)。而似乎亮麗的財報另一面是該網站去年第四季度凈虧損達120萬元,相比去年同一季度凈利潤1000萬元,反差強烈。
早在2009年,電影《非誠勿擾》熱播和隨后的電視相親節目興起,讓更多單身男女開始對網絡相親產生好感并躍躍欲試。與之呼應的是,國內數以萬計處于未婚狀態的剩男剩女開始試水網絡相親和日漸龐大多達數億元的“斗剩經濟”市場蛋糕。
然而,現實中的婚戀交友網站收費怎樣?效率如何?“剩斗士”們的網絡相親面臨哪些隱性問題?在被用戶曝光收費和身份認證難等現象后,網絡相親的冬天來了嗎?
今年情人節,一部應景電影《我愿意》的網絡相親橋段讓無數“剩男剩女”唏噓不已。劇中,李冰冰扮演的年過30都市女白領通過一婚戀網站的相親服務結識了孫紅雷扮演的超級富翁,成功結束了“剩女”生涯。
成功案例:
網上相親四個月“閃婚”嫁出
在現實中,普通“剩男剩女”的網絡相親之路如何?灰姑娘遇到王子的童話是否經常會發生?
2008年,為找到合適的結婚對象,任職產品經理的深圳女孩戴西(化名)在婚戀網站“世紀佳緣”注冊成為會員,當時她27歲,大學畢業已工作三年。
戴西選擇“世紀佳緣”的理由很簡單:和她合租房的女孩,通過這家網站交友4個月后就順利“閃婚”嫁出。這讓戴西感到勝過任何廣告,未嘗不可一試。此外,相比傳統的熟人介紹,戴西覺得網絡交友更隱蔽,不用擔心被現實的“紅娘”問東問西、遭遇相親未果后的見面尷尬,而且網站采用免費注冊,沒有門欄、選擇面廣。
“給自己一個機會沒什么不好。”戴西說,“世紀佳緣”網站的注冊流程簡單,不需要身份證號和手機號等身份認證,只要填寫好個人信息、郵箱地址就可以完成注冊。甚至有關個人簡介,都可以由電腦代筆完成。“網站會問你幾個簡單問題,比如愛好,平時消遣等,我大概一共打了十幾個字,一段文字優美、如詩似畫的內心獨白就由系統自動生成,用在你的個人介紹上?!?/p>
收費標準:
網上交友“年費”近五百元
記者登錄該網站發現,注冊環節的確異常簡單。不需要真實姓名,上傳照片也不需要驗證,唯一提示是注冊人要在一項有關“我承諾懷著嚴肅、誠信的心態來交友”的網絡提示選項中打鉤即可,否則將不能注冊成功。
而在戴西看來,交友搜索也像在網站上買東西一樣方便。只需要設定好對方所在地、年齡段、收入范圍、學歷、身高,甚至包括信用等級和個人真實身份認證等,幾秒鐘后符合基本要求的多達數十上百的男士照片就出現在電腦屏幕里。“第一個感覺就跟上淘寶一樣,良莠不齊,照片上什么人都有,要慢慢淘?!贝魑髡f。
接下來是查看對方簡介,通過站內短信溝通聯絡,由于交友網站一般不會直接提供對方聯系方式給網友。這個世界上并沒有“免費午餐”。
戴西說,在她注冊沒多久,世紀佳緣就開始站內信件收費服務,必須用“郵票”。所謂“郵票”是網站內使用的虛擬貨幣,2元一張。每查看一封站內來信就需要用一張郵票。而且,郵票具有使用期限,如果提前相親成功,已購買的“郵票”也不能退回。
剛開始,戴西隔幾天總能收到十幾封來信。為了不耽誤終身大事,表明態度,也為了節省“郵票”錢,她還通過網銀支付方式購買了收信包月服務。
記者在該網站看到,收信包月服務費最低是每月98元,3個月148元,半年198元和1年內收信248元。如果要享受更好服務,還可以升級成為鉆石會員。鉆石會員可使用虛擬“玫瑰情書”,免費看信;即便達不到對方的擇偶要求,也可給破格發送信件……而成為鉆石會員的費用,跟“郵票”一樣也是采取在線付費,最低要198元起,3個月297元,半年396元,1年要492元。
網站服務:
競價排名資料可放在
除基本的收信付費外,跟眾多交友網站一樣,“世紀佳緣”上的虛擬消費也五花八門。比如“排名提前”服務,用戶可以每天花10張“郵票”(20元/天)來提高個人被其他用戶搜索的可能,網站服務宣稱,其收信量是普通會員的8.5倍。一個月算來,服務費高達600元。同樣價格的還有“光明榜”服務,為幫剩男剩女“脫光”找到擇友對象,可將用戶資料放到有高達百萬點擊率的網站顯著位置。此外,網站上還有需用“郵票”購買的從20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虛擬愛情禮物,而這些不過是一些有鮮花、鉆石等圖案的電腦圖標。
網站介紹稱,在其超過5000萬的網絡注冊人群中,每天約有5000到8000人將個人征友狀態改為“我找到了意中人”。但直到現在,30歲的戴西并沒能如愿在網絡相親中尋覓到合適人選。
“來信很多,但符合條件的比較少,而我寫出去的信,愿意回復的更少。甚至我懷疑有些來信可能是系統自動生成,就是為了讓人開信花郵票。尤其過了包月,來的郵件就較多?!比昀铮魑髡嬲ㄟ^網絡約會見面的對象只有一次。“當時約在深圳書城見面,但男方的樣子跟照片差別太大。有點恐怖,我被嚇走了?!?/p>
對此,“世紀佳緣”的免責條款也寫得非常清楚,“不保證其提供的服務一定能滿足會員的要求和期望,對服務的及時性、安全性、準確性都不作保證……
線下紅娘:
約會對象多不靠譜
有業內人士表示,“世紀佳緣”的免費注冊+“郵票”看信被稱為“阻礙溝通”模式。即顧客要看信,就必須線上花錢,否則無法溝通。與之類似的還有婚戀網站“百合網”,看信一次也需要花2元一個的虛擬貨幣“紅豆”。
而婚戀網站更為賺錢的模式是在吸引會員免費注冊后,勸說其購買實行一對一的擇偶個性化服務,也就是常說的“專業紅娘”。在電影里,李冰冰和孫紅雷扮演的男女主角就是通過“百合網”結識。而這家網站的普通“線下紅娘”收費是半年1999元或一年3699元,高端婚獵的VIP服務更是萬元起步。
據網站負責人介紹,線下紅娘是因亞洲人內斂傳統,更信任有人工的婚戀網站,所以才參考日韓等國的婚戀網站的模式。百合網的線下人工服務可以為用戶搭橋牽線,如幫助用戶安排約會或者代用戶詢問一些不便啟齒的問題,比如,男方是否自有住房,存款多少,父母是否在世等。
隨著電視相親節目《非誠勿擾》熱播,廣州媒體工作者劉美(化名),在父母的強烈催促下購買了該網站3699元的線下紅娘服務。劉美說,“一開始是挺不錯,紅娘挺細致,要面對面訪談,還要做心理測試。”但幾次電話約訪下來,讓劉美感到約見的人并不靠譜,特別是她去了廣州的“非誠勿擾”報名現場后。她介紹,報名現場混亂,沒有專人指引,而且沒帶身份證也能報名,報名者素質參差不齊。“我旁邊一個男的連字都不會寫,多可怕?,F在一年過去了,錢就這樣沒了?!眲⒚勒f。
最近由婚戀專家樂嘉代言的珍愛網,則格外標榜自己擁有超過千名“專業紅娘”。與“世紀佳緣”和“百合網”不同,這家相親網站更像是把傳統婚介所搬到了網上。用戶免費注冊后,如果在網上發現自己喜歡的人,就可以打電話給紅娘要求安排約會。如果對方同意,約會后紅娘會收集雙方反饋,如果約會失敗,紅娘還要幫用戶總結經驗教訓。但是要求安排約會必須是付費會員,而4個月的服務費是2999元。
中山一家世界500強的外資企業員工李白(化名)就購買了這種服務。他的經歷是在網站免費注冊,通過手機綁定確認后,“專業紅娘”開始打電話勸說,并購買了限時服務。但這期間,他希望約會的對象都拒絕了他,由電話紅娘安排見面的會員,文化程度和水并不高。而作為二線城市,中山可選的適齡人士并不多?!笆蔷壏譀]到或者我命不好。就當花錢給自己買一次機會,起碼嘗試過?!彼f。
記者觀察
斗剩經濟:
婚戀網站迎來春天?
2009年,電影《非誠勿擾》熱播和2010年1月,同名電視相親節目在全國引起狂潮,隨后三年為婚戀網站帶來了一輪“吸金的春天”。
據不完全數據顯示,“世紀佳緣”有超過5000萬的注冊用戶,平均每月活躍用戶在560萬左右;百合網有3600多萬注冊用戶,平均每月有500萬左右的活躍用戶;珍愛網有超過3400萬的注冊用戶。與之對應的是2011年,世紀佳緣的凈收入為3.3億元,百合網的營業收入達2億元,而珍愛網也以高端收費占領市場份額。
隨之相伴的還有各類線下服務,如收費人均過百的“8分鐘約會”、“紅酒品鑒交友會”,收費人均幾十元的“登山相親團”和“燒烤友誼團”;以及鉆石銷售、婚紗攝影、婚禮策劃等相關網絡產業鏈條。同時,微博等社交網站也開始介入“斗剩經濟”市場。比如網易的同城約會,新浪的“愛約會”已在微博上擁有超過兩百多萬的粉絲,人人網推出了“幫對象找對象”的免費應用。
為此有網友戲稱“斗剩經濟”實質是“有錢人才能終成眷屬”。
但隨著“斗剩經濟”蓬勃發展,網絡相親弊端也逐漸被曝光。例如相親網站上的“僵尸粉”多、用戶真實身份認證難,用戶資料易被泄露等問題。佛山網友“小櫻桃”說,購買的電話紅娘并不能與會員見面,全部都是電話溝通,無法保證會員情況的真實性。而電話紅娘勸說會員購買高達數千元的服務,類似電話營銷,大量的用戶資料存在相親網站有泄露風險。
記者登錄“世紀佳緣”等網站也發現,雖然網站鼓勵實名制,比如網友可以注冊自身身份證、駕駛證、港澳通行證、護照、戶口本等信息,但即使通過這些誠信認證,網站也會在頁面提醒“并不能保證征友資料上的所有信息都是真實的”。同時網站的免責條款也清楚說明網站不承擔核實身份的責任。
相關專家表示,無論是需身份認證、貼有照片和個人資料的交友網站,網絡聊天都無法讓人真正了解另一端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法律探討
婚戀網第一案
誰為虛假信息買單?
除了隱形收費,虛假信息也是困擾“剩斗士”們網絡相親和婚戀網站發展的痼疾。去年8月,一名相親網站會員以網站沒盡審核身份職責起訴該網站,被稱為“中國婚戀網站第一案”。
事件是因一次約會中的車禍引起的。2009年,具有國家法官學院教育背景,在北京某金融投資機構工作的女子劉擎在“世紀佳緣”注冊賬號,并購買了492元的會員包年服務。2010年2月初,她收到了一名普通會員的站內短信,聲稱自己是某央企財務總監,北京大學金融學碩士。隨后兩人見面約會。當年2月28日,劉擎在受男會員邀請,前往遼寧省考察房地產融資項目的路上,遭遇車禍造成骨折。
劉擎稱,車禍后她向約會的男會員索賠時發現,該會員在網站的所有信息除了性別全都是假的,并隨后消失了。去年8月,劉擎以互聯網服務合同糾紛在北京法院起訴“世紀佳緣”,要求網站退還500元會員費,賠償其因虛假信息所導致的損失,精神損失費2萬元,還有被騙交往過程中的財物損失1萬元。
世紀佳緣認為,原、被告雙方合同是互聯網服務合同,不是婚介服務合同。提供真實資料是會員的義務,被告作為網絡服務提供商,對會員提供的資料僅是形式上的審查,無實質審查的資格和條件。網站從未保證或承諾會員資料的真實性,在網站注冊時會員已同意了網站免責條款,并通過多種方式提醒會員。
去年9月,法院一審判決劉擎敗訴,并駁回其全部訴訟請求。11月,劉擎上訴被駁回。法院在判決書中認可了網站對會員個人信息無法逐一審查,并用了“兩個海量”來表述信息之龐大;同時認為世紀佳緣的免責條款有效。 文/本報記者王丹陽
?
相關鏈接
網絡相親節目玩重口味 女嘉賓扮“人肉名片夾”(圖)
6歲男童天生神力引關注 ?“娃娃相親會”內地興起
內地"娃娃相親"成流行 網友意見不一
上班族常編理由請假 借口相親領導不好意思不準
?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