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強調公立醫院改革試點涉及多方面利益的調整,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點和難點。2011年是完成醫藥衛生體制五項重點改革三年任務的攻堅之年,也是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關鍵一年。做好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工作,力爭在體制機制綜合改革等難點問題上取得突破,將為下一步改革打下堅實基礎。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加強領導,密切配合,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確保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得預期成效。
(一)政策理論
“十二五”規劃中指出,要完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要求,增加財政投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加快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優先滿足群眾基本醫療衛生需求。
(二)工作思路
按照上下聯動、內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則,堅持點面結合、遠近兼顧、突出重點、邊試邊推,緊緊圍繞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在全國實施一系列看得準、見效快的公立醫院改革政策措施,爭取在人民群眾得實惠和醫務人員受鼓舞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同時,大力推動試點城市在“管辦分開、政事分開、醫藥分開、營利性和非營利性分開”等重大體制機制綜合改革方面積極探索,并加強指導,力爭形成公立醫院改革的基本路子。要把實施惠民便民措施和推進體制機制綜合改革、建立長效機制緊密結合起來,使之相互配合、相互促進。
(三)主要問題
1.中國醫療問題的重點是醫療服務的供給總量不足。
2.在城市中,人們普遍反映的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一直未能得到解決。
3.在廣大農村,農民患病得不到及時醫治的狀況更是讓人揪心。
(四)原因分析
中公教育專家總結如下原因:
1.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與我國醫療衛生服務水平的滯后不相適應。
2.醫生(醫院)相對病人太少,而病人相對醫生(醫院)較多。正因為如此,才出現了看病排長隊,醫院擁擠不堪,醫護人員工作疲勞,服務質量下降等大家都不滿意的情況。
3.由于供不應求,同時不允許醫院明碼漲價,催生出開高價藥、亂收費、拿紅包等變相漲價的行業“不正之風”。
(五)解決方案
中公教育專家提供如下解決方案:
1.建立政府主導的多元衛生投入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展醫療衛生事業。明確政府、社會與個人的衛生投入責任。積極促進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形成投資主體多元化、投資方式多樣化的辦醫體制。
2.建立健全醫藥衛生法律制度。完善衛生法律法規,加快推進基本醫療衛生立法,明確政府、社會和居民在促進健康方面的權利和義務,保障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建立嚴格有效的醫藥衛生監管體制。健全衛生監督執法體系,加強城鄉衛生監督機構能力建設。
3.加快推進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建設。建立全面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障制度,提高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補助標準,做好醫療保險關系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結算服務。完善醫療保障管理機制,有效減輕城鄉居民個人醫藥費用負擔。
4.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快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絡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設,發揮縣級醫院的龍頭作用,建成比較完善的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加強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水平和質量。
5.公立醫院改革。公立醫院改革要以公益性為原則,深入公立醫院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公立醫院法人治理機制,推進醫藥分開,完善醫療機構分類管理制度,推進公立醫院服務體系建設。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