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晚8點,湖北省京山一中部分學生將學習資料撕毀,并在校內焚燒,學生焚書的圖片被傳上百度貼吧,引發了眾多中學生網友的“圍觀”和“力挺”,“京山一中吧”一度成為熱點貼吧,這部分新生代網友的輿情特征引發了學者的關注和網友的熱議。
學生表達不滿,網上“挺”聲一片
據了解,4月5日,京山一中校方通知高三年級學生繳納700元輔導資料費,部分學生拒絕繳納這筆費用,并對學校的收費產生質疑。當晚,高三年級部分同學在教室外開始起哄,接著撕爛書本、資料往樓下扔。隨后,高一、高二年級有學生在教室外點燃書本和資料。上傳的圖片顯示,當時丟棄和焚燒的書本把整個地面都蓋住了。學生表示,這樣過激的行為,是為了發泄積累已久的怨氣。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尋求亂收費問題的解決,4月5日開始,收費清單圖片在百度貼吧的發帖跟帖的次數暴增,并且有大量格式為“××中學發來賀電”的帖子出現,“發來賀電”的中學涵蓋的省份包括江蘇、湖南、河南、遼寧、四川、浙江等,“焚書”的行為遭到了眾多其他中學生網友的“圍觀”和“力挺”,他們用在涉事學校貼吧集中發帖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情緒。
南方日報記者分析多個貼吧帖子后發現,在這次“焚書事件”中,中學生群體的主流意見均是傾向于學生的,絕大多數中學生網友都表達了同一個意思:贊同學生反抗,并對自己的學校校方同樣不滿,如網友“JunChance”就說:“我是一個浙江的學生,對于各種學校侵犯學生權利也實為不滿,你們都是怎么做到的?”
不理性情緒不能被無限放大
輿情專家分析,“90后”中學生網友已經漸漸顯示出其獨特的輿情特點,在中學生網友中常見“爆吧”這一現象,即是指在百度貼吧“通過連續不間斷地發表無意義的帖子或回復過久的帖子或精品帖子,使得具有內容的留言或帖子被不斷地擠壓到后面幾頁,導致影響正常瀏覽的行為”。
最嚴重的爆吧事件是爆發于2010年6月9日。由于一個韓國組合的歌迷在世博會園區與現場維持秩序的人員發生沖突,引起一部分網民的憤怒,導致該組合貼吧被爆,并導致百度貼吧一度癱瘓。
隨著時代發展,“90后”網友已經逐漸成為了網絡世界中的生力軍,網絡輿情專家,武漢大學沈陽教授認為,這股力量和他們身上特有的符號應該引起重視,“中學生偏愛地域化、小眾化的網絡空間,貼吧作為歷史形成的主題交互式社區必然成為中學生常用網絡公共空間。”這也解釋了中學生的輿情為何多發于貼吧。
沈陽教授認為,這件事從根本上說還是要對亂收費不良現象依法依規解決,但其背后也折射出一些問題:“爆吧和焚書既是吸引媒體和網友關注的手段,也是中學生及圍觀網友表達意見的方式,這種表達整合了線下線上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青春叛逆和社會問題抗議交織在一起,更容易滋長不理性的情緒。”(南方日報記者蔣哲 實習生 郭琛)
(編輯:王小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