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末,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三所高校率先開放校園,拉開今年高招校園咨詢大幕。本月各高校將集中公布招生政策,陸續開放校園。截至昨日,已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16所高校通過北京城市服務管理廣播,公布今年招生政策。雖然今年北京考生再創歷史新低,但大多數名校并未削減在京招生計劃,有的甚至略有增加,北京考生考取名校的幾率有所增加。
北大清華不減在京計劃
雖然今年本市高考,考生比去年減少2547人,再創新低,但北大、清華等名校并未因此減招,預計今年考生考上名校的幾率更大。
昨晚,清華大學招辦負責人表示,該校今年在京招生計劃將超過200人,招生總規模與往年變化不大。
北大今年招生計劃也基本保持穩定,去年該校在京招生計劃為256人。北京理科前800名、文科前200名的考生被北大錄取的希望很大。
北師大在京計劃招生117人,與去年持平。
人大招生計劃則在去年200人的基礎上略有增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今年也在京擴招,招生計劃為285人,比去年增加10人。
依北京考生興趣投放計劃
今年高招,高校不約而同地推出交叉學科新專業,甚至依據北京考生興趣愛好投放招生計劃,吸引尖子考生報考。
清華今年所有本科專業均面向北京考生招生,該校對近年來北京考生感興趣的經濟與金融(國際班)、建筑學、電子信息科學類、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數學與應用數學等專業均投放了更多的計劃。
“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中的數學班、物理班、化學班、生命科學班、錢學森力學班、計算機科學實驗班今年在北京全面施行高考后面試錄取,北京考生只要高考成績達到清華在京理科錄取分數線且第一志愿填報“學堂計劃”對應專業,就可申請面試。此外,該校數理基礎科學專業首次通過高考招生。
北大元培學院新增外國語言與外國歷史交叉學科。中國人民大學新推新聞學法學實驗班、新聞學國際政治實驗班、古典學實驗班,該校仍將滿足高考成績前20%的北京考生的第一志愿。北師大新增“國家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實驗班”,計劃在京招收文科生3名,理科生4名,本碩連讀。對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感興趣的理科生,以及對漢語言、歷史、哲學感興趣的文科生均可報考。
高校新專業也緊跟近年社會熱點。例如人大新增環境工程專業,該專業側重于低碳污水處理等方面的技術;北京化工大學新增加“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能源化學工程”專業。
杜甫、“醉駕”成小語種考題
上周末,北外、北語、二外開始小語種專業面試,三校百余個招生計劃竟吸引了3300余名考生。盲目買房、醉酒駕車、微博中很忙的杜甫均成為面試考題。
北外小語種英語口試的即興作文題包括“如何看待很多人都想擁有一套自己的公寓”,中文口試則讓考生對“杜甫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窮困潦倒,反而比較富裕”進行發散式思考。
北語的面試考題則包括“你是否喜歡寵物?”、“對一只會開車的猴子醉駕”進行思考評論。
記者了解到,小語種專業今年繼續受到考生追捧。北外小語種單獨錄取今年計劃在京招生80人,而報考考生達1200人,錄取比達15:1。北語和二外分別計劃招生30人和82人。北外今年首次實行“提檔服從專業調劑的考生不退檔”的招生政策。
除小語種專業外,北外今年14個本科專業在京招生,包括翻譯、金融學、工商管理、新聞、外交、計算機等。去年該校錄取的文科最低分全市排名3200名左右,理科最低分全市排名4000名左右。
市屬高校明年首試自主招生
北京工業大學日前透露,教育部已經批復該校自明年起在本市試點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該校成為本市第一所具有自主招生資格的市屬高校。
作為本市市屬高校中惟一一所“211工程”高校,北工大希望通過自主選拔錄取改革,在推進中學實施素質教育、促進中學教育與大學教育有效銜接、推動市屬院校突破單一人才選拔和培養模式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北工大將嚴格按照教育部和市教委的規定,認真、科學、公平、公正地做好自主選拔錄取。
據透露,北工大正在進行自主招生調研和準備,具體招生方案和實施細則將于9月公布。
9.6萬余人
報名參加中考
本報訊(通訊員 徐凡 記者 賈曉燕)今年,本市共有96200人報名參加中考。這是記者昨天從北京教育考試院獲悉的。
中招辦有關負責人介紹,9.6萬余名考生中,非本市戶籍,只能借考的考生達1.4萬余人。今年,本市中招計劃為8.8萬人,比去年減少2000人左右。普通高中招生約5.72萬人,職業教育招生約3.08萬人。其中,五年制高職招收0.42萬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招收1.2萬人,職業高中招收0.78萬人,技工學校招收0.68萬人。
今年中招錄取仍分為提前招生、名額分配和統一招生3種方式。考生可自主選擇參加提招或統招。提招和統招錄取后未完成招生計劃的學校(專業)可補錄。
中考將于6月24日至26日進行。記者 賈曉燕 王東亮 實習生 崔樂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