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聚焦老齡化:農村人口老齡化帶來發展動力不足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  時間:2012-04-10 15:57:10

    ????現在,農村年輕人大都出外打工,家里的留守老人除了忙碌家務事之外,還要照管孩子,更重要的是承擔著自留地和承包地的農業生產任務。很多地方還不能使用機械耕種,全靠人力。圖為陜西農村兩位70多歲的老人在平整場地,準備夏收打場、曬糧。(陜西西安市田玉成)

    ????目前湖南省永順縣外出務工人員已達11.12萬,占全縣50萬人口的1/5強,隨之而來的是山區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壯年勞動力明顯短缺,很多60歲以上的老人都要下地做農活,以盡量減少田地荒蕪。圖為毛壩鄉毛壩村61歲村民張冬生在用耕整機犁田。(湖南永順縣就業局唐啟武 吳 華)

    ????老齡化帶來發展動力不足

    ????今年參加全國兩會采訪,聽到有人大代表說,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快速推進,青壯年農民大量進城務工,農村從事糧食生產的勞動力日益老化,我國農村經濟特別是糧食生產面臨著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

    ????從今日本版刊登的讀者來信可以看出,農村“空心村”現象并不是在個別地方存在,在許多鄉村,留守老人成為田間耕作的主力軍。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及農業耕作收益差等帶來的農村青壯勞動力大量流失、農村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的現實,令人不禁擔憂:明天誰來種地?

    ????據了解,截至2011年9月,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的程度已達到15.4%,比全國13.26%的平均水平高出2.14個百分點,高于城市老齡化程度。雖然我國糧食產量已連續保持8年增長,但如果不采取措施應對農村人口老齡化帶來的大量農田撂荒問題,擁有13億人口的中國將可能陷入被動局面。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是:一方面,我國有兩億多的農民工在城市務工;另一方面,不論是發達的東部沿海地區還是欠發達的中西部地區,“用工荒”一年甚于一年。造成“用工荒”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勞動力充足供應的時代已漸行漸遠,人口紅利將消耗殆盡。有專家分析,根據測算,到2013年,我國的勞動年齡人口是零增長,之后是負增長;與此同時,人口撫養比,即勞動力所需要撫養的老人比率,明年將降到最低點,之后就會逐漸上漲。人口紅利消失導致的勞動力短缺,加劇了許多中小企業的“用工荒”,也導致企業勞動力成本和產品生產成本連年走高,使得物價不斷上漲,消費受到抑制。

    ????在老齡化程度較高的發達國家,銀發產業也很發達,針對老年人開發的產品非常豐富。但由于我國是未富先老,無論是從老人自身的收入來說,還是從國家社會保障程度來說,都處于一個較低的水平,因此,除了日常必需的開支和醫療費用外,我國大多數老年人的其他消費需求很少,不敢花錢也無太多錢可花,這也是我國銀發產業遠遠落后于發達國家的原因之一。

    ????人口老齡化導致的經濟、社會發展動力不足的問題,亟待引起國家的高度重視,盡早采取措施應對。(劉建華)

    ????靠誰建設新農村

    ????春節回老家,看到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外出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大家忙著走村串戶看親友,很熱鬧。可春節一過,年輕人就陸陸續續外出打工了,鄉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寧靜。

    ????前幾天,我回老家看望父母,村里白天冷清,晚上寂靜得怕人,全村近一半的人家沒亮燈,和我家并排的5戶人家,只有兩戶亮燈、3人在家,其他人全都外出打工了。

    ????我在老家有50多位親戚,可這次回去一看,只有9個60歲以上的老人和5個10歲以下的小孩在家。我有3個弟弟,兩個在浙江打工,一個在縣城打工,姐姐遠嫁,家中現只剩72歲的父親和69歲的母親。為了便于聯系,去年我給他們買了手機,現在一接父母打來的電話,心里都要先緊張一下:他們生病了?他們上山勞作受傷了?

    ????前幾年一個堂兄去世,我回老家一看,嚇了一大跳:村里來幫忙辦喪事的,全是60歲以上的老人、10歲以下的孩子和幾個智障光棍。出殯那天,老人們實在抬不動棺木,不得不把棺材拆了,分成小塊,一塊一塊地搬到墓地,然后再合起來,用擔架把遺體抬上山,到墓地再放進棺材里,這才勉強下葬。

    ????這次回去,村支書對我說:“近4000人的村空了,只留下1000多老人、小孩和智障光棍,你說這個新農村怎么建啊?!現在我們村20個黨員,40歲以下的只有3個,大部分黨員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的地也沒人種,那些老人實在種不動,耕牛也越來越少了。去年,咱村搞農網改造,我找人抬電線桿都找不到。”

    ????老齡化、空巢化在西部農村太普遍了,現在新農村建設碰到的最棘手問題是“靠誰建設”,一群老弱病殘者,怎樣建設新農村?(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龍儒文)

    ????建筑工地老人多

    ????3月26日,河南省夏邑縣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人身傷害賠償案件,判決被告劉某賠償死者李某喪葬費、李某家屬撫養費等合計12萬余元。

    ????案情是這樣的,現年63歲的李某與包工頭劉某同村,在劉某承包的一處民用樓房建筑過程中,李某從三樓上摔下致死。盡管劉某與李某家屬多次協商,也未能就賠償數額達成一致意見,最后法院判決劉某因與李某形成雇傭關系,賠償李某家屬以上損失。判決下達后,劉某對我說,當初考慮到李某年齡大,就不想讓李某跟著干活,是他死纏硬磨才讓他在工地上干些小工的活,沒想到他一不小心,從三樓上摔下來了。

    ????在豫東縣城建筑工地上,年齡較大的男性出現在建筑工地上并不鮮見。據我調查,50歲以上人員占60%以上,60歲以上人員占30%以上,在農村建筑工地上,這個比例更高。這些年過半百的人從事建筑作業,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建筑工地上的老板面對提問,也是一臉無奈。一方面,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搞建筑,因為外地工資高且工資發放及時,年輕人愿意到城市建筑工地干活。在城市,他們可以感受到現代生活。相比之下,農村建筑工地工資較低。有資料表明,一個建筑工人在城市一天工資200元左右,在農村不到100元,有時候還被拖欠。

    ????農村青壯勞力進城務工,縣城以及農村建筑工地上雇傭男性老年人很常見,其實沒有工頭愿意雇傭年齡大的,他們力量不行、眼神不濟、反應遲鈍,這也是為什么建筑工地上多是年齡大者發生事故的原因。但沒有辦法,總得有人干活,尤其是當前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大量的建筑工地需要工人,作為農村老年人,農閑時到建筑工地上打打小工(即搬運磚頭之類無技術含量的活),一天掙個幾十元錢貼補家用,感覺總比閑著強。

    ????老年人在建筑工地做工危險多、隱患大,但新農村建設又很難找到年輕勞動力,這已成當今新農村建設的一大難題。(河南夏邑縣法院徐永忠)

    ????地毯大縣的衰落

    ????我的家鄉河南省南召縣盛產柞蠶,地毯業發達,南召地毯曾以低廉的價格和較好的質量享譽世界市場。但近幾年,這里從事地毯業的人數大幅度下降。究其原因,盡管有管理、營銷等多種因素,但人力成本的大幅上漲是一個關鍵因素。

    ????10年前,南召農村地區幾乎家家織地毯,戶戶有梭聲,大批從事國際貿易的老外涌至南召采購地毯。農民織地毯每月可收入1500—2500元,這在當時是一筆不小的收入。而近幾年,物價連年攀升,現在縣城的房價已上升至每平方米兩三千元,對織地毯耗時耗神賺的那點兒錢,農民已不感興趣。如今走在農村的田間地頭上,基本上看不到年輕的面孔,都是些留守的老人和小孩,大量土地荒置或出租。青年勞動力紛紛外出謀生,即便是留在縣城的年輕人也不愿種地、織地毯。現在織地毯的多為老年人,其創新革新能力弱,有技術的青年工人非常短缺。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我國勞動力的絕對紅利優勢已消耗殆盡。物以稀為貴,地毯業勞動力數量和質量的下滑導致每塊地毯的成本大幅攀升,惡性競爭又導致價格戰,以次充好的現象層出不窮。我縣產品在伊朗等國風格脫俗、質量優勝的地毯面前已開始黯然失色。(河南南召縣李本龍)

    ????田園將蕪胡不歸

    ????常言道,有親人的地方就有家。親人、故鄉總在許多人的心中揮之不去。春節期間回了趟老家,看到的是破敗的鄉村、荒蕪的田野,曾經的大村莊人煙稀少,往昔不再。

    ????坐在舅舅家溫暖的火炕上,與將近70歲的舅舅聊天,都與這個村子有關——誰去世了,誰還活著;誰家搬進了城,誰家的房子倒了;村子里的年輕人剩下了幾個,老人又有多少……于是知道,無論在現實中還是在內心深處,我們離那個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村子越來越遠了。只有那些我們共同熟知的舊人、舊物和舊事,可以像風箏線一樣,把四處游蕩的心拴住。而在鄉村之外的我們,也從媒體上得知,不只我的故鄉如此蕭索,類似的故事正在中國的不少農村上演,類似的情感也正在不少人的心中糾結。

    ????故鄉在消失,因為年輕人已經不在農村生活。在我的老家,剩下10多戶人家、20多個老弱病殘的鄉鄰,安靜地守著沉寂的村子。舅舅全家有20多畝地,孩子都在外地打工掙錢。收割時節,兒子有時候回來幫把手,有時候不回來。雖說眼下耕地收割實現了機械化,但農活的勞動強度還是不低的,下肥、施藥、撒種、除草之類,全壓在了一個身體并不是很好的老人身上。

    ????舅舅說,我也干不了幾年了,等實在干不動了,就隨兒子進城,在小區看看車棚什么的。我問那20多畝土地怎么辦,舅舅無奈地說,沒人種只能荒掉了。沒有想到,歲月會以如此方式,荒蕪掉我們所熟悉的一切。僅僅十幾年時間,我們與故鄉就將不再有一點瓜葛,雖然有時候想起來也會惆悵,但因為沒有了親人,你不可能再回去了。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農村風光消失了,只留下懷念鄉土牧歌的思緒。那些曾經熱鬧過的村子,如今安靜得讓人窒息。房屋倒塌,農田荒蕪,連雞犬都沒有了生氣。去年12月,農業部宣布,“今年糧食生產半個世紀以來首次實現連續8年增產”。在全球,這都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但支撐這個成就的,除了國家的農場、商品糧基地、種糧大戶外,還有不少就是像我舅舅那樣默默耕作的老人們。他們在行將遠去甚至是消失的鄉村中,還在為“八連增”作貢獻,我們的社會該為他們做些什么,我們又該怎樣解決因為年輕人的進城未來種地勞動力短缺的問題呢?(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張 宏)

    ????公民論壇:深化醫療改革促進老人消費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我國城鄉老齡人口數量急劇增多。就浙江寧波市來看,60周歲以上的老人已占全市總人口17%以上,估計到2015年將達到20%左右。我所居住的潛龍志社區,60周歲以上老人已占全社區的17.5%以上。這些老人多數是企業退休人員,有一定的養老金,衣食住行一般無憂,最大憂慮是怕生大病住院。目前,“看病貴”的問題還嚴重存在,老年人又大都有各種慢性病,一旦住院,雖有醫保能報銷大部分醫藥費,但自費部分還很高。我本人前幾年先后5次住院開刀,自費部分少則花了萬余元,多則花了幾萬元。因當時只有千余元退休金,故嘗到了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滋味。對退休老人來說,日積月累節省下來的錢雖然有幾萬元至幾十萬元,不少人也想趕時髦打扮得漂亮一些,但總是不敢隨意消費,主要是有怕生大病花錢多的后顧之憂,攢錢是為了預防治病所需。

    ????我國老年人已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不充分挖掘老人群體的消費潛力,對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繁榮市場會產生明顯影響。而要挖掘老人群體的消費潛力,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加大醫療制度改革力度,除了改革以藥養醫制度外,還要加快醫保全覆蓋進程,不斷提高醫保報銷比例,減輕老年病人自費部分的負擔。與此同時,企業也要注重開發生產老人衣食住行以及精神等各方面所需的專用產品,以滿足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這樣既有利于老人健康長壽,又有利于擴大內需,促進市場繁榮,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浙江寧波張榮成)

    ????重視老年人的精神生活

    ????上海徐匯區宜家總店曾出現了老年人每周二霸占免費咖啡區交友的事件,一時引起廣泛的爭議。不少年輕人指責老年人貪便宜,不消費卻占用公共資源,宜家公司也是有苦說不出,雖然幾次求助媒體,但效果仍然不明顯。

    ????從這一事件可以看出,在社會老齡化越來越嚴重的當下,豐富老年人的日常休閑活動和其精神生活已經成為一個需要全社會關注的問題。

    ????老年人由于不需要上班了,可以將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用來休閑,但我們的城市能夠提供給老年人活動的場所、項目實在太稀缺。歌廳、網吧等城市中的文化場所基本是針對年輕人而設計的,一些小區雖然有老年活動中心,但設施簡陋、項目稀缺,最多提供一些棋牌道具供老年人活動。從現實情況來看,老年人的活動大多是他們自發組織的,比如社區舞蹈隊、社區合唱團等,從活動的形式到內容,基本要靠老年人自力更生。

    ????政府部門在不斷提高老年人的養老金、改善養老設施等物質條件的同時,也要重視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政府應當發揮引導和牽頭作用,開展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特點的活動,讓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成果惠及包括廣大老年人在內的每一個公民。(上海金 真)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