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IT小伙,半夜猝然離世
???出事小伙在濱江一家公司做軟件開發,警方基本排除他殺可能
???近年來猝死年輕化趨勢明顯,醫生建議: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年體檢一次
???昨天(17日,下同)早上,杭州濱江區某沿江小區,租住在這里的一個小伙子靜悄悄地走了。
一起住的同事說,前一天晚上大家一起聊天的時候他還好好的。
他今年只有23歲。警方介入調查后基本排除了他殺可能。
昨天早上10點多,記者趕到這個小區時,小伙子正被抬下樓。
樓下站著幾位鄰居,臉上掛著惋惜。一位環衛大姐記得“小伙子長得挺好,平時人也很和氣”。
小伙躺在房間里,一動不動
小伙子住在34樓。我乘坐電梯上樓,電梯門一開,就看到門口三三兩兩站著幾個人,他們都是小伙子的同事。看得出來,大家心情都不好。看到有人上前詢問,馬上皺起眉頭擺手拒絕,“不好意思,我們現在什么都不想說”。
小伙子的住處大門緊閉,敲門,沒人應。
一位救護人員說,120救護車到達現場大約是在早上8點多。這套房子里一共住著4個人,都在同一公司工作。小伙子當時躺在其中一個大約三四個平方米的小房間里,房間里只放著一張一米多寬的單人床,沒有其他家具。
“他看上去很年輕,大約20來歲。上身赤裸著,只穿著一條內褲,躺在地上,身上沒有明顯傷痕?!爆F場救護人員事后告訴記者,他們馬上對小伙子進行了簡單檢查,還做了心電圖??墒?,小伙子已經走了。
“我們檢查的時候,小伙子已全身僵硬,一點體溫都沒有,手臂上和身上已經出現了尸斑,估計去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本茸o人員說起當時的情形,重重地嘆了口氣。
據知情人士介紹,小伙子姓吳,溫州人,在濱江一家IT公司做軟件開發相關工作。小吳去年才大學畢業,和同事們一起租住在這個小區。
昨天早上上班時間到了,同事們發現小吳還沒起來。去敲關著的房門,里面一點動靜都沒有,急了,硬打開房門一看,小吳已經躺在床邊的地上,一動也不動。隨后,同事們趕緊撥打電話報了警,還叫了120。
大家覺得很意外,小吳走得太突然了?!靶侵肮ぷ鳌⑸疃纪φ5?。而且公司的工作壓力也不太大,基本上都能按時上下班。我們前一天晚上一起聊天的時候,他還好好的,也沒喝酒。好好的人,怎么就這么沒了?”同事們都想不通。
事情發生后,濱江警方介入調查,基本排除他殺的可能。
猝死年輕化趨勢明顯,青壯年占兩三成
23歲的年輕人,之前工作生活一切正常,怎么會突然離世?盡管小伙子的確切死因目前還沒有定論,不過在采訪中,大家都認為,小伙子可能是猝死。
猝死的定義是:從癥狀出現到呼吸心跳停止發生在一小時之內的意外死亡。目前呼吸心跳驟停的搶救成功率不到20%;病人能夠恢復正常生活的不到5%。
其實,年輕生命突然離去,我們報道過的已不是個例:
2011年11月22日:25歲的年輕女子在兩年內經營網店做到了皇冠信譽,夜以繼日工作,過度勞累導致猝死。
2010年5月19日:大學畢業才一年的建筑設計師,24歲的陽光小伙,工作很努力,來不及談戀愛,來不及孝敬父母,來不及實現人生理想,深夜猝死。
2010年4月18日:杭州先后有兩位年輕人猝死:21歲的小伙晨跑時突然倒地,再也沒有醒來;22歲的小伙,在網吧里上了一小時網后,靠在椅背上,永遠地睡著了。
2009年12月14日:嘉興市秀洲區一網吧內,一名30多歲的男子玩了8小時網絡游戲后,突然倒下再沒起來……
據杭州市紅會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隋向前介紹,如今,猝死已經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猝死呈現年輕化趨勢,他自己有非常明顯的感受。
“2004年我剛到紅會醫院時,一年大約接診三四十個猝死病人,基本都是老年人。這幾年,猝死病人逐年增加,已經增加到每年100個左右。這些病人中,60歲以下的青壯年病人大約占到20~30%?!薄。ǜ兄x讀者王先生報料)
有心臟病家族史的人,最好每年做一次體檢
隋副主任說,猝死的病例90%是由于心臟病引起的,而這其中又有90%是由于冠心病引發的。
猝死年輕化,與年輕人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生活不規律、不良生活習慣等都有關。此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這些“內因”也是誘發猝死的潛在危險因素。
“年輕人猝死,可能是因為患有冠心病、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惡性心率失常等疾病。這些疾病中,除先天性心臟病,其余幾種其實都不容易被人察覺。比如,我半年前帶過一個研究生,26歲的女孩子,因為趕公交車時多跑了幾步路,結果猝死了。搶救時才診斷出她有心肌病。她本身是學醫的,可是對自己的病情并不知情,這也正是猝死的可怕之處。后來她的父親告訴醫生,她媽媽就是前幾年莫名其妙地‘沒了’。”
猝死雖然可怕,但并非不能預防。
隋副主任說,首先是最好每年都做身體檢查。特別是那些有家族病史的、父母有一方在50歲前曾經發現心臟疾病的人,應該每年都做一次身體檢查。
其次,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規律,不要久坐不運動,控制好體重,特別像司機、警察、媒體從業者等經常疲勞駕駛、頻繁出差的人,要尤其注意。
如果出現渾身無力、頭暈、胸悶、胸痛等身體發出的報警信號一定要引起注意,不能想當然地忍一下過去就好,最好能及時就醫,盡早發現隱患。(記者孫晶晶)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