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7年至2011年,我國已累計籌集彩票公益金3433億元,這些資金被用于福利與體育事業。由彩票公益金資助的“星光計劃”、“霞光計劃”、“藍天計劃”、“明天計劃”等,均在社會上引起較廣泛的關注。其中,一些項目收到較好的社會效果,并逐漸成為長效機制。
隨著彩票公益金的逐年上漲,其用途也在逐步擴展。近幾年,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圍逐步擴大到城鄉醫療救助、紅十字事業、法律援助、北京奧運會相關項目等社會公益領域。根據數據統計,彩票公益金的受益人數已經超過2億人。其為我國公益事業做出的貢獻不可小窺。而彩票機構為全民慈善搭建了最廣泛的平臺。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987年到2011年,我國累計銷售彩票達10957億元,累計籌集彩票公益金3433億元。
新中國彩票發行以來,公益金的籌集力度與速度均呈現整體上升趨勢。這不僅與彩票市場的逐步成熟有關,更與近年來彩票相關政策陸續出臺,對彩市起到了規范和引導作用息息相關。
1987-2011年全國彩票公益金統計表
福彩發行25年銷量突破6000億
早期發行彩票每年都有數額限定,各級政府部門提前半年向中國人民銀行報送發行計劃及發行辦法,經中國人民銀行審查后報國務院批準。這一制度,也使彩票公益金的籌集步子較小,1987年至1994年,彩票公益金累計僅為72.1億元。1995年,體育彩票上市,使當年籌集的彩票公益金數額大大提升。同年籌集彩票公益金達67.3億元。體育彩票的發行,使彩票市場形成了良性競爭局面,兩個發行單位的良性互動也促使我國彩票銷量與公益金籌集數額逐步提升。近年來,福、體彩發行部門根據市場情況,不斷優化市場,通過對彩票游戲的規則進行微調,不斷增加彩票公益金籌集力度。
其中,福利彩票銷量于1999年首次突破100億元,2005年銷量達400多億元,2010年更是超過900多億元,福彩發行規模持續攀升。“十一五”時期,福利彩票累計發行銷售3455.33億元,年平均增長率為18.7%,籌集公益金1133.37億元。目前,福利彩票歷年發行總量累計已突破6000億元,公益金籌集累計數量已超過2000億元。與此同時,全國省級福彩機構銷量同比全部實現了較大幅度增長。
福利彩票發行銷售總體呈現出多票種協調發展、各地普遍增長的良好局面。據統計,從新中國發行彩票以來,截止到2011年,我國彩票發行總量達10957億元,彩票公益金3433億元。2011年,全國彩票銷售規模首次突破了2000億元,達到2215億元,彩票公益金籌集量達634億元,環比增幅超過30個百分點。
政策支持公益金調整配比
伴隨著彩票市場的發展,相關政策逐步出臺,彩票公益金的籌集、分配及使用安全得到了有力的保障。記者通過檢索相關文件了解到,2000年,財政部與中國人民銀行之間的主管職能發生了轉變之后,各級財政部門便成為了我國各級彩票市場的監管機構。2002年以前,由政府直接向受資助項目撥款,是公益金主要的使用方式。
2001年,電腦彩票上市伊始,彩票公益金的提取比例被調高。同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彩票管理的35號文件,確定了財政部、民政部和國家體育總局在彩票管理和發行方面的職責范圍,并調整了彩票資金的結構:返獎比率為50%,發行經費從不得高于20%下調為15%,公益金比例由不得高于30%提高到35%,相關規定一致延續至今。
為促進社會公益事業統籌協調發展,有關部門于2005年對彩票公益金分配政策作出調整,明確彩票公益金在中央與地方之間,按50:50的比例分配。同時,中央集中的彩票公益金,在社會保障基金、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民政部和國家體育總局之間,按60%、30%、5%和5%的比例分配。最近幾年間,《彩票管理條例》、《彩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以及《彩票公益金管理辦法》的相繼出臺,對彩票公益金的使用與監管上進一步做出了細化規定,保障了彩票公益金的使用安全。
超2億人次受益于公益金
彩票公益金已經成為社會公益事業的重要資金來源,促進了我國社會公益事業的發展。民政部曾透露一項數據,截止到2010年,僅福彩公益金惠及的人群已經超過2億人次民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1987-2010年,各級民政部門使用的彩票公益金為846.42億元,共資助社會福利類項目24.46萬個,惠及人群超過2億人次。其中,老年人、殘疾人、兒童福利類項目占公益金總量的73.18%,社會公益類項目占26.82%。
2011年,本報曾就彩票公益金項目進行系列報道。“社區老年福利服務星光計劃”、“農村五保供養服務設施建設霞光計劃”、“兒童福利機構建設藍天計劃”、“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重生行動全國貧困家庭唇腭裂兒童手術康復計劃”等一大批社會福利項目,均在社會上引起較強關注。
本報報道時統計的數據顯示,2006-2010年實施的“霞光計劃”項目共投入部本級彩票公益金5億元,加上各級政府配套資金的投入47.8億元,共資助各地農村五保供養服務設施新建、改建、擴建項目2611個,新增建筑面積近400萬平方米,農村五保供養對象已達553.4萬人,其中在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集中供養171.8萬人,居家分散供養381.6萬人,全面改善了農村五保供養對象的居住條件,提高了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的服務能力與水平。
從2004年開始的“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為4.7萬多名殘疾兒童進行了手術矯治和康復,該項目已形成長效機制,現在重點開展對腦癱、疑難重癥兒童的手術矯治和康復;2004-2010年民政部本級共投入9166萬元,興建了受艾滋病影響兒童救助安置中心,加強了受艾滋病影響兒童的福利保障工作;“中西部地區殯葬設施改造”項目在2006-2010年間,民政部本級共投入4600萬元。
此外,福利彩票公益金配套各級政府投入,用于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殘疾兒童特殊教育、貧困學生助學、貧困家庭助醫、傷殘軍人更換假肢等。截至2010年底,全國共有城鄉各類社會福利機構40490個,比1987年增加了31202個,增長了近3.4倍。24年共資助近6000萬人次,間接受益1.6億多人次。
使用范圍逐步擴大
彩票公益金項目達到良好社會效果,并獲得較高程度認可的同時,相關部門也在逐步擴大公益金的使用范圍,改革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方式。
近年來,彩票公益金資助項目類型逐步擴展,自2000年開始,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使用范圍逐步擴大到城鄉醫療救助、紅十字事業、法律援助、北京奧運會相關項目等社會公益領域。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歷年數據,《公益時報》進行了匯總顯示,2008-2010年,中央集中的彩票公益金共投入118.92億元用于抗震救災,連同各級政府以及社會捐助資金投入,截至2010年9月底,建成各類基礎設施項目5000多個。2003-2010年中央集中的彩票公益金共投入城鄉醫療救助82億元,連同各級財政以及社會捐助資金投入,2010年城市、農村醫療救助城市居民和貧困農民分別為2196萬人次和5943萬人次。
一些彩票公益金項目在以往基礎上,進行深入資助。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曾表示,今后將在去年鋪開公益金法援的基礎上,繼續拓展彩票公益金項目資助案件領域。而“滋蕙計劃”、“勵耕計劃”和“潤雨計劃”,資助對象從僅以學生為主的,也隨之增添了教師、學校等。其中,“勵耕計劃”獲得3億元彩票公益金支持,資助對象包括公辦小學、初中、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在編在崗專任教師和特崗教師,同時兼顧特困退休教師。
不僅如此,為了提高彩票公益金的使用效率。2011年,民政部部長李立國部長曾指出,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力度要加大,各級民政部門首先要從彩票公益金做起,利用彩票公益金全面啟動購買社會服務。目前,小天使基金、法律援助、危房改造等彩票公益金項目,均為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形式。本版采寫:趙暄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