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天,南京兒童醫院收治了兩名吞食異物的嬰兒患者。一名14個月大的淮安漣水縣男嬰在家中玩耍時把一個指甲剪吞到肚子里了,而另一名淮安馬壩鎮16個月的男嬰誤吞了鐵釘,所幸的是兩名嬰兒所吞的異物全部停留在胃中,沒有造成穿孔現象,醫生用內窺鏡將異物取出,吞食異物的嬰兒通過幾天的觀察就可以出院。
????據14個月的男嬰父親許先生說,23日中午,他陪孩子在家玩耍,因為有事臨時離開了一會?;貋頃r看到孩子不停地向他示意嘴巴,這才發現放在床上的一個指甲剪沒了,連忙將孩子送到南京兒童醫院。據兒童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李玫介紹,當時這個孩子送過來的時候,情緒比較穩定,并沒有出現嘔吐現象。通過X光片發現,一個長約6厘米的指甲剪卡在了胃部與十二指腸之間。
????醫生在外面通過內窺鏡觀察,再用鉗子夾指甲剪,經過30分鐘的努力,鉗子套住指甲剪尾部的環上,終于將指甲剪取了出來。
????無獨有偶,這邊手術剛結束,后面又有一名男嬰不慎吞食鐵釘被家長送到醫院搶救。據悉,家住淮安馬壩鄭女士家中的16個月大的男嬰吞食了一根2厘米的鐵釘,前晚連夜送到了市兒童醫院。經過醫院檢查,吞入胃中的長約2厘米的鐵釘沒有移滑,還停留在胃中。昨天下午,醫生用內窺鏡將鐵釘取出。醫生介紹,手術非常成功,過一天就可出院了。
????據院方稱,兒童醫院每年都收治吞食異物的嬰兒,寶寶在1歲左右時,總會好奇地把手邊能拿到的東西都往嘴里送,如吃進彈珠、橡皮、硬幣、釘子等。一般來說,孩子吞食了異物沒有出現嘔吐、吐血、臉色蒼白等現象,說明異物還停留在胃中,可以用內窺鏡取出,反之就是出現了穿孔現象,需要動手術才能將異物取出。
????如果發生類似意外,醫生尚未趕到,家長該如何應對?物剛入口時,家長可以用一只手捏住寶寶的腮部,另一只手伸進其嘴里,把東西掏出來。若發現寶寶已將東西吞下去時,可刺激其咽部,促使其嘔吐,把吞下去的東西吐出來。如果寶寶翻白眼,則可施行“哈姆立克”急救術,即父母站在寶寶的背后,采取弓步,一腳置于其兩腳間,一只手呈拳頭狀放在寶寶肚臍上方,另一只手用毛巾包住拳頭用力按,直到異物被排出。
????對于更小的寶寶,家長可立即倒提其兩腿,頭向下垂,同時輕拍其背部。這樣可以通過異物的自身重力和嗆咳時胸腔內氣體的沖力,迫使異物向外咳出。
????鏈接>>>
????寶寶常常會本能地把東西往嘴里塞,因誤食而就醫診治或住院的寶寶不在少數。其實,意外是可以預防的,家長為什么不能更用心些呢?
????1:家長應該避開一些給寶寶帶來巨大危險的異物。比如硬幣、氣球、彈珠、香腸(尤其是小香腸)、堅果、葡萄、爆米花、肉塊、胡蘿卜、果凍等。任何能卡到喉嚨里的小東西都可能給寶寶帶來窒息的危險。慎重選擇寶寶的玩具。要注意給寶寶的玩具、娃娃等物品一定要安全,上面不能有可能會脫落的小零件。如果是一些大型的玩具,也要防止寶寶能夠啃咬掉的一些皮球屑或者小配件等。
????2:外出時是家長最需要注意的。因為環境變了,周圍的事物相對陌生,而寶寶則沒有這樣的敏感,甚至只會關注周圍爸爸媽媽關注不到的小物件,因此,家長要及時關注寶寶的一舉一動,防止寶寶偷吃。
????3:一般來說,直徑小于2厘米(約1元硬幣大小),長度小于4厘米的異物,如果不是尖銳的或有腐蝕性的物品,都可以通過糞便排出。但這僅限于異物是通過正常途徑進入新陳代謝的,如果是異物卡在任何一段消化道,不參與新陳代謝,那么可能自行排出的概率就非常小了,需靠內窺鏡取出。家長應盡量避免這種悲劇發生,按照上面的提示對一些寶寶的“吞食”目標進行及時處理,并時刻關注寶寶手的動向,這才是最好的預防方式。(記者吳勝)?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