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2歲高齡的日本著名教育家大田堯在清華大學給中國教育同行作了一個精彩的演講。他一開頭就講了一個故事:他的一位農民朋友給他切開一個蘋果,指著蘋果核中的種子說,每顆種子都有自己的設計圖,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澆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設計圖長成一個優質的蘋果。只施有機肥料,不用化肥、農藥,完全讓種子自由發芽、成長。這樣做,雖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與市場經濟不相宜,但是長成的蘋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無機化肥,蘋果雖然長得又快又大,卻不香甜。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蘋果成長是有規律的,不能隨便去改變它。
????蘋果生長是這樣,孩子的成長、智力的發展更是有規律的,更不能隨便去改變它。
????英國著名數學家、哲學家、教育家懷特海在他寫的《教育的目的》一書中指出,生命智力的發展大致要經過三個階段:從學前到小學是浪漫階段,初中到高中是精確階段,大學是綜合運用階段。浪漫階段是兒童開始體驗世界、認識世界、發現世界的階段。這個階段兒童將形成關于世界的基本圖式,關系到兒童是以繼承為主還是以創新為主,對兒童一生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智力的發展從浪漫開始,進一步走向高層次的浪漫。教育開始和結束階段的主要特征是自由。
????懷特海肯定了自由在教育中的作用,因為它能帶來興趣和快樂。他強調,智力發展離不開興趣,興趣是專注和穎悟的先決條件,沒有興趣就不會進步;兒童從一開始接受教育起,就應該體驗發現的樂趣;如果在比較小的年紀反復灌輸精確的科學知識,就會扼殺學生的首創精神和求知興趣,使學生不可能理解科學的豐富內容;空泛無益的知識是微不足道的,實際上是有害的,因此孩子在上學前應該充分地讓他們玩耍,不要強加他們任何不必要的知識,使兒童在玩耍中充分地擴展他們思維的自由空間,開發智力,增強兒童大腦中各方面功能的神經元;從小被強行灌輸那么多知識,結果會使知識僵化,思想呆滯,這種思想為大腦接受而不加以利用從而使思想也變得僵化。懷特海認為,要使知識充滿活力,不能使知識僵化,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問題。
????在現實生活中,經??梢钥吹竭@樣的例子:一些父母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為了讓孩子搶占起跑先機,想方設法讓孩子上名牌幼兒園和小學,不惜花重金請家教,讓孩子學這學那,把本該屬于孩子玩的時間全都占上。一些幼兒園和培訓機構為了迎合家長急功近利的心理,讓孩子學習很多本應在小學學習的內容。這樣做正是大田堯先生在講了蘋果故事后所批評的:用成人的意志去要求孩子,同化孩子,扼殺孩子的天性。其結果則如懷特海所指出的:扼殺孩子的首創精神和求知興趣,使知識僵化,思想呆滯,思維僵化。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設計圖,每張設計圖都有它的個性,能不能了解它、把握它,關系到教育的命運。每個孩子的資質很不一樣。同是孩子,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有的聰敏過人,有的大智若愚;有的喜歡形象思維,有的擅長抽象思維。需要遵循孩子成長的規律,從每個孩子的實際出發,按照他們的“設計圖”,提供適合的教育。只有這樣做,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反之,則會事與愿違,欲速而不達,甚至釀成悲劇。(郭永福作者系中國教育學會常務副會長)
?
相關鏈接:
海南省衛校畢業生討公道續:教育廳考慮為學生更改專業
用創新和變革推動中國學前教育行業發展 圖
劉延東:加大力度標本兼治 切實治理教育亂收費
民辦教育豈能靠公辦招牌圈錢 山東清理“一校兩制”
幼教也“占坑”孩子養不起 教育資源爭奪愈演愈烈
備戰“五一”小長假 三亞對海鮮經營者警示教育
徐才厚:扎實開展今年全軍部署的兩項重大教育活動
學習不是孤立的事兒 對教育孩子我們懂多少?
?
????
(編輯:韓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