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培訓輔導>
    美國高官清華接受培訓 課堂不設置禁忌“紅線”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  時間:2012-05-10 17:14:29

      克里斯托弗-福特曾經是小布什政府的首席助理國務卿、美國負責核不擴散的特別代表,如今是奧巴馬政府的民間智庫成員。今年4月底,他卻來到中國,在清華大學的校園里當起學生,學起“中國特色”。

      福特所參加的,是清華大學第二屆“中美高級政府官員培訓班”。他的同學大多是美國國防部、海軍陸戰隊、核安全管理委員會、美國外交全國委員會等部門的高級官員,其中一些人直接參與對華決策的過程。

      在為期一周的培訓里,12名美國學員從中國學者這里,了解到中國的政治體制、外交政策、軍事與國防政策以及決策制定的細節和過程。當然,也有人試圖打探一些“政治八卦”。

      他們也會拋出尖銳的問題,比如“黨員是否忠誠”、“解放軍的核導彈是否處于發射狀態”,或者“中國的決策機制能否體現全體民眾的意見”。

      甚至,在了解到宣傳紀律之后,一位官員立即向前來旁聽的記者提問:“公眾對你們媒體滿意嗎?”

      項目主辦方、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主任孫哲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培訓的目的是向這些美國高級官員介紹“中國的和平發展”。

      “我希望他們今后考慮問題時,能夠搜索自己在中國的這段記憶。”孫哲說,“多想一點中國的實情,考慮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這會避免很多誤解。”

      課堂沒有禁忌,沒有所謂的“紅線”

      一周的中國體驗,美國人爬了長城,也吃了烤鴨,但他們最關心的問題,還是中國的軍費、十八大,以及“中國人到底如何感知美國”。

      前來參加培訓的學員由美國聯邦政府學院挑選,他們中的8位是美國聯邦政府機構里的高級政務官,相當于中國的“司局級干部”。此外,還有兩位智庫的學者、兩位大學教授。美國駐華武官處的兩名官員隨堂聽課。

      在這些美國官員中,只有少數幾人負責亞太事務,他們對中國的了解甚至讓授課老師都感到驚訝。一位中國學者談到美國準備對華開放限制出口的46種高科技產品時,在場的一位美國國防部官員對具體細節都了若指掌。

      “這項政策是我參與制定的。”這位官員說。

      但大部分學員對中國的了解并沒有這么深入。想讓他們在一周時間內綜合地感受中國,而不只是吃了一碗“方便面”,孫哲對課程安排和教師選擇提出了非常具體的要求:一定要有圓桌論壇,要有晚上的非正式討論,要帶他們出去參觀。老師一定要是各自研究領域的頂尖人才,擅長英語教學,講課中要有幽默、要坦誠、要有例子,并且習慣于提問和被提問。

      還有一些“破冰”的認識來自課堂外的體驗。兩年前的第一屆培訓班,孫哲安排美國官員去了一次外交部政策研究司。在那里,美國人突然發現,盡管門口有武警站崗,中國的政府部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戒備森嚴”。

      “我們報了車號大巴車就直接開進門,下車就能直接和官員聊天。”孫哲說,“不像美國同樣的政府部門那樣,進去還需要安檢”。

      兩年后的第二屆培訓班上,課程內容不再局限于中美關系和外交策略,而更加偏重于中國內政。在講述中國政治體制和公共政策制定的課堂上,美國人不僅可以了解到“政法委”、“發改委”、“財經領導小組”、“政治局集體學習”、“吹風會”這些只在文字資料里見過的陌生機構和概念,還可以知道十七大報告是如何產生、《突發事件應對法》又是怎樣出臺的。

      甚至對于敏感內容,中國學者也毫不避諱,比如“腐敗是不是已經變成一種文化”,或者“黨員是否堅信共產主義的價值觀”。

      在“中國政治體制和十八大”這堂課上,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副教授張健給這些美國學員介紹近20年來中國政治社會形勢演變時,提到了目前所面臨的社會矛盾,以及政府處理群體性事件的手段。他總結了常見的三種方式:強力彈壓、有限度讓步和尋找替罪羊。

      “這些手段能把社會問題的根源解決掉嗎?”一位美國學員問。

      “預測未來不是學者能夠做的事情,特別是這種還在發展中的公共性事務。”張健回答,“但趨勢顯然并不是非常令人滿意。”

      “課堂上沒有什么禁忌,沒有所謂的‘紅線’。”張健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他還給這些美國官員介紹了中國獨特的“代際政治”,以及最高權力集體是如何構成的。美國人對此尤為感興趣,特別是對于“誰能上”、“誰不能上”這種問題。

      張健并沒有確認或否認某一個具體的傳聞。“各種各樣的說法在某種意義上說都是傳聞。”他說,“在中國,傳聞有時是政治風向的測試氣球,它的政治意義和西方完全不一樣。”

      在他看來,這個回答并不會打消美國人的好奇心,相反,對于那些原本只想探聽“那幾個人會是誰”的美國人來說,當他們了解到最高權力組成背后的迂回曲折、以及中國政治現階段的復雜性后,他們或許會對中國整體政治更感興趣,并且會有更好的理解。

      美國總統大選提出的施政綱領,就相當于我們的“五年規劃”

      和中國學者相比,在清華校園里,這些“司局級”的美國官員顯得有些小心謹慎。他們拒絕向媒體公開自己的身份,拒絕記者旁聽他們的課程,每堂課都有兩名美國駐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陪同。每天中午,他們還要在附近的小樹林里開個會,集體決策下午課堂上的提問策略。

      “怎么跟我們七八十年代似的。”項目負責人孫哲委婉地“批評”了他們的謹慎保守,“我們現在學者、官員出去誰還開這樣的小會呀,吃個早飯不就把問題說了。”

      但只要回到課堂上,這些美國人又變得尖銳起來。在講解中國決策制定過程時,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薛瀾打算讓美國學生提一些問題,教室里卻變得一片安靜。

      “你們怎么變了?”薛瀾開玩笑地說,“你們是從美國來的嗎?”

      “你放心,我們一會兒就提問。”有人回答。

      果然,第二部分還沒講完,美國人就開始發問。“中國已經是市場經濟了,為什么還搞五年規劃?怎樣在市場經濟下準確地計劃你的生產活動呢?”

      “五年規劃不是原來意義上的計劃,更多是方向性的。政府判斷發展趨勢是什么,提倡鼓勵和社會應該發展的方向。”薛瀾這樣解釋。不過,這樣的抽象表述美國人并不買賬,他想了想,又換了一種方式表達。

      “美國總統大選時也會提出當選后的施政綱領,這就跟我們的‘五年規劃’很像。”薛瀾說,“只不過你們四年一次,我們五年一次。”

      美國人最好奇的,是中國這個截然不同的政治系統如何運作,是否“獨裁”。薛瀾告訴他們,中國的決策機制并不是少數人一拍腦袋,僅僅依靠個人想法制定出來。政治局每隔一兩個月就有集體學習,決策者還可以通過座談會的方式聽取專家和相關利益方的聲音。

      “企業能不能反映意見?”一個美國學員問他。

      “當然能了。我們會邀請一些人反映情況。”薛瀾說。他舉例說,中國政府往往會召開幾場座談會,這一場充分表達一種意見,另一場充分表達另一種意見,然后決策者從中綜合吸取。

      “但我們不像美國的聽證會那樣唇槍舌劍,我們更委婉一些。”薛瀾說,“這是文化的差別。”

      “中國的決策機制到底能不能反映全體老百姓的意見?”另一個美國學員接著問。

      “確實,我們目前還有局限性,但所有國家都面臨同樣的問題。”薛瀾說。

      在薛瀾看來,短短的兩個半小時內,他的主要任務就是實事求是地介紹中國政府如何治理國家,當然也包括其中的局限性。

      “美國人反對假大空的話,有時我們講得并不算錯,但卻是硬邦邦的口號,他們就覺得你說的是假話。”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楚樹龍說。“有些官方說得不是很清楚的地方,我們就要換成他能接受的語言和方式。你只要擺事實,即使大家因為立場不同不接受,他也會認可你講得有道理。”

      在楚樹龍眼中,這些美國學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們帶著問題而來,和那些坐著聽了兩三個小時也沒有一句話的中國官員不一樣。

      中國外交政策這堂課上,一位美國官員就非常直接地問他,在敘利亞問題上,中國為什么要和俄羅斯一樣投反對票。“所謂的‘不干涉內政’,是不是就等同于‘沒有原則’?”

      楚樹龍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告訴他們,中國也有觀察團成員去敘利亞,對于“為什么不干涉內政”,他的解釋是:“一個人的根本改變在于自己,而不是外力、強力。”

      “你們美國在伊拉克、阿富汗10年了,你們改變他們什么了?”楚樹龍語調強硬地反問。

      提問的美國官員笑了,他承認“沒有改變多少”。總結發言時,他特別提到了楚樹龍的觀點,認為“很新穎,以前沒有聽到”。

      我們做得太少,沒有一個公開、能心平氣和探討中國制度的優勢和不足的地方

      一周時間,這些課后總是客氣地對老師表示“感謝”的美國官員,對于中國的看法,究竟能改變多少?

      作為美國智庫、哈德森研究機構的高級主管,克里斯托弗-福特認為,培訓幾乎沒有改變他對中國某一具體問題的看法。但這位美國學員表示,他意識到了中國政治的復雜性,以及多樣、快速變化的現實。

      “我開始意識到,對于這樣一個龐大復雜、又正在以令人暈眩的速度發展的國家,要了解它有多難。”他在給中國青年報記者的電子郵件中說,“我知道得越多,也就越清楚我還有多少沒有學到。大概只有那些知之甚少的人,才會覺得自己非常了解中國。”

      這位曾經出版專著介紹“中國歷史和現代外交”的美國人說,在他周圍,依然有很多人相信,中國正“處于獨裁的共產主義控制下”,“和朝鮮一樣,只不過比朝鮮有錢”。

      “在今天,這種看法越來越不準確。當然,依然有很多領域處于嚴格的管控之下。”他說。

      在這次培訓的最后一堂課上,除了中國老師和美國學生,至少7家以上媒體的記者也來到現場,想看看在這樣的場合,中美兩種文化能夠產生怎樣的“碰撞”。課程結束后,記者們又圍住孫哲,希望捕捉一些課堂上遺漏的零星片語。

      “中國官員到美國培訓,基本上不成為新聞,而美國人跑到中國,卻是媒體爭相報道的新聞。”孫哲事后評論說。

      在他看來,中美建交30多年,雙方官員的交流卻受到很多限制。哪怕有直接交流的機會,交流的模式也基本上是隔著長條桌,面對面的談判。“那是‘新聞聯播’式的交流,缺少像毛澤東見基辛格、尼克松,那種帶點人情味的交流。”

      “還是說明我們做得少了。沒有一個公開、能心平氣和探討中國制度的優勢和不足的地方。”孫哲希望有一天可以辦這樣一個培訓班:10個中國官員和10個美國官員坐在一起,就大家關心的幾個問題談一個星期。“可惜不一定能做成。”他并不諱言面臨的困難。

      除了中國官員,福特也希望盡可能地聽到“普通人”的聲音,比如出租車司機或者小商人。有時晚上下課,他和美國同學們會一起走出清華校園,體驗北京地鐵。

      課程結束的時候,12位美國學員收到了培訓的紀念品:一件T恤衫以及一張合影。合影的背景,是一幢擁有紅色中式圓柱的古典建筑,“混搭”著“為人民服務”的牌匾。這些來自美國的高級官員們,在這個富有“中國特色”的場景里,留下了美國式的笑容。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粗暴hd另类另类| 中文字幕乱码人妻综合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aa高清免费观看| 玖玖在线资源站| 国产小视频在线免费|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 欧美人牲交a欧美精区日韩| 吃奶摸下激烈视频无遮挡| 高贵的你韩剧免费观看国语版| 大肚子孕妇交xxxgif|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蜜芽| 最好看的2019中文无字幕|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地址99| 黑人巨茎大战俄罗斯美女|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麻豆| 老司机带带我在线精彩免费|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免费| 一二三四日本高清社区5| 拔擦拔擦8x华人免费久久|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欧美理论片在线| 北条麻妃作品在线观看| 色台湾色综合网站| 国产熟女露脸大叫高潮| av区无码字幕中文色|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最新版天堂中文在线|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男人使劲躁爽女人动态图|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专区中文| 黑人video| 国产精品欧美在线不卡| wwwxxx国产| 日本理论片午午伦夜理片2021|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网站| 美女免费网站xx美女女女女女女bbbbbb毛片 |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熟妇色自偷自拍另类| 波多野结衣潜入搜查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