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副教授:別怕問題“蠢”,問題越“蠢”對你越重要
清華大學(招生辦)教育研究院近日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引起教育界人士以及廣大網(wǎng)民的注意。這份研究報告,從包括清華大學等985高校在內(nèi)的23所本科院校中,收集2萬多份調(diào)查樣本,對中國的985院校和美國研究型大學做了一番比較。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表明,985院校學生在“課上提問或參與討論”題項上,有超過20%的中國大學生選擇“從未”,而選擇這一選項的美國大學生只有3%;只有10%的中國學生選擇“經(jīng)常提問”或“很經(jīng)常提問”,而選擇這一選項的美國大學生約為63%。
報告認為,在中國的教育中,教師依然是課堂的主導者,“不會提問”會成為中國大學生的短板。
針對20%大學生從不提問的現(xiàn)象,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教授李戈表示,“有些同學,怕自己的問題愚蠢,不好意思問。其實越‘愚蠢’的問題,對你越重要!當你覺得別人的問題‘愚蠢’時,通常是因為你沒有真正聽懂別人的問題。”
除此之外,李戈還分析說,從小養(yǎng)成的沉默習慣,也是學生不提問的原因之一。“有時,一個主題講完了,我問大家,‘有問題的請舉手!’只有少數(shù)人舉手;‘沒有問題的請舉手!’有少部分人舉手;‘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問題的請舉手!’仍然只有少部分人舉手;那剩下的同學是什么情況呢?”(記者梁國瑞)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