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規明確“用現行規范漢語言文字答卷”;試題和答題卡啟封前列入“絕密”
羊城晚報訊綜合北京日報、揚子晚報報道,繁體字、甲骨文、火星文、網絡語言……今年所有非現行規范的漢語言文字都不能寫入高考試卷。教育部近日出臺了《2012年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務工作規定》,首次將“高考時,除外語科外,筆試一律用漢文字答卷”改為“一律用現行規范漢語言文字答卷”。同時,今年高考試題和答題卡在啟封前均被列入國家絕密級材料。
網絡語言、古文、繁體字都不能用
與舊版考務規定相比,新規主要有兩大變化。第一個變化是:語文作文不能用繁體字。此前,教育部規定用漢語言文字授課、學習的考生,高考時,除外語科外,筆試一律用漢文字答卷。而今年,則明確要求“一律用現行規范漢語言文字答卷”。
南師大文學院漢語言文字專家董志翹教授解釋說,所謂現行規范的漢語言文字其實包括兩方面,一是文字要規范,二是語言要規范。文字規范是指必須使用現在通行的簡體漢字,那么繁體字、古文字都不能用,更別說什么甲骨文了。語言則包括三個方面:語音、語法及詞匯,這三者都要規范,這意味著那些網絡語言、火星文等還不被認定的語言都不能用了。
據了解,早在去年,上海就曾出臺政策,不允許考生把網絡語言寫入高考作文中。
第二個變化是:高考試卷、答案、評分細則的保密級別更加細化。今年,帶試題內容的答題卡啟封前列入國家絕密級材料,啟封到使用完畢前屬于國家機密級材料。此外,答案、評分參考以及各學科在評卷時制定的評分細則也都列入了相應的保密級別。
每年都有考生用古文寫作文
在多年參加高考語文閱卷的顧桂南老師印象中,每年都會有用古漢字寫作文的考生,有的甚至用甲骨文。顧老師說,“閱卷老師看到后不直接批閱,馬上提交給復查組,由復查組找古文專家來批閱,所以文章中出現古文字不會被扣分”。但這并不是表示用古文字寫作文的同學都會拿高分。相反,同等條件同等水平下,古文寫作文的得分不會比普通作文高。“有的同學本身文章寫得很差,文字功底弱,謀篇布局不合理,只是對古漢字有興趣,隨便套用了幾個,根本沾不到光,還是一樣得低分。”顧桂南說。
專家提醒不要犯規避免扣分
江蘇高考閱卷組負責人何永康老師表示,往年在試卷中遇到寫繁體字,甚至古文字的都不會扣分,但今年就不同了。顧桂南老師提醒考生,“今年參加高考的考生答卷時一定要注意,避免寫不規范的字,作文時也不要用網絡語言、火星文之類的,以免被扣分”。
(編輯:陳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