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5/31/d466885fbde0dbc3701d9339dd2ed9ae.jpg)
“我會不會是同性戀?”“難道我得了白血病?”“我根本就不是爸媽生的?”……
這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居然誕生在即將參加高考(微博)的高三學生腦海里。
漳州市175醫院中醫理療科心理咨詢師葉財英表示,由于高考壓力大,不少考生出現不良心理反應,來他們這里咨詢的考生比平時多了30%;他們根據不同情況給出了不同建議。
恐慌型 懷疑自己得了絕癥
林強(化名)是龍文區一所中學的高三學生,到了沖刺階段,反而沒有心思讀書了。因為他“病”了。林強和同桌的關系一向很鐵,什么心里話都和同桌分享。下課時分,林強把手搭在同桌的肩上,突然心里慌了。“我怎么會有這樣的舉動,我是不是同性戀呢”?這種念頭在他心里揮之不去。
而王威(化名)“病”得更重。王威平時成績不錯,但前段時間生物課跟不上了,他感到自己尿頻、尿急,“難道我得了前列腺炎”?他頻繁上網查相關資料,沒辦法認真聽課。他甚至懷疑自己得了胃潰瘍、白血病,一個月跑醫院看病十幾次,但檢查的結果都是正常。
藥方:葉財英分析說,此類考生胡思亂想,主要是高考壓力大,他們潛意識里謀求轉移焦慮對象,把關注點從焦慮程度高的事情轉移到焦慮程度低的事情上去。
“這類考生,要有意識地對自己喊停,只要有此念頭,就立即采取思維阻斷,反復地自我控制,會有所改善。”葉財英說。
焦灼型 一周遺精達十多次
陳林(化名)就讀于薌城區一所高中。高考的壓力,讓他夜不能寐。睡眠不足之外,他開始頻繁遺精,一周遺精十多次。半個月的時間,身材魁梧的他,體重下降了20多斤,連性格也變得暴躁。陳林羞于啟齒,沒告訴父母,但父母有所警覺,于是帶他去就醫。
藥方:175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鄭德泉分析說,高考壓力大,學生往往會出現睡眠障礙,嚴重的可能引起焦慮癥。“如果長期睡眠質量不好,白天就會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有夢游、頻繁遺精等癥狀”。
鄭德泉表示,這類學生,醫院主要進行藥物治療、心理干預和加強身體鍛煉等綜合療法。
發泄型 媽媽嘮叨她也生氣
張雯(微博)(化名)一向是父母口中的乖乖女。可進入高三以來,情緒很不穩定。即將高考,張雯更加沒辦法專心學習,她總是動不動和父母吵架,菜有點咸、媽媽嘮叨兩句等小事,都能引起她的暴怒。張雯甚至覺得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他們根本不關心我,只知道要我拿高分”。
藥方:葉財英表示,面對高考壓力,各種考生的表現方式都不一樣。人有一種退縮心理,會把緊張的情緒發泄到他人身上?!八麄兺鶗⒊煽兿禄?、學習效率低歸結到父母的教育方式上,然后與父母發生沖突”。
葉財英認為,這個時候,父母要試著多理解孩子,不要給考生過多的壓力,不要總是催促他們抓緊學習,跟往常一樣就好。
(海峽導報)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