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內地優秀高中生扎堆趕"美國高考" 家庭經濟實力雄厚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  時間:2012-06-03 09:42:35


      家長翹首等待。

    ?

      名詞解釋

      SAT是由美國大學委員會主辦的學術能力評估測試,分為兩類:一類是推理考試,一般被稱為SAT1。這是一項能力測試,內容為批判性閱讀、數學及寫作,但不涉及具體的學科內容。第二類是學術能力測試,也被稱為SAT 2,是分科目的專業考試,包括數學、物理等科目。通常在申請美國較好的大學時,要同時提供SAT2的成績。

      SAT在每年的1月、3月、5月、6月、10月、11月和12月都有考試,其中3月的考試僅在北美舉行。也就是說,中國的考生一年最多可以參加6次SAT考試。他們可以用最好的成績來申請美國的大學。

      文/本報特派記者黃茜、徐靜 通訊員李希、何燕敏 圖/記者鄭婕、邵權達攝

      昨日13時40分,在香港的亞洲國際博覽館,SAT(俗稱“美國高考”)考場門一打開,兩個女生挽著手跑出來,直奔洗手間。隨后有更多學生涌出來,記者聽到各地方言:黑龍江的、湖北的、四川的、廣東的、江蘇的……五湖四海尖子生聚到香港,為的就是參加這場“美國高考”,為的就是上美國的本科。

      他們身上有很多共同點:大都來自各省排得上號的重點中學,學習成績至少中等偏上,目標是美國排名前50位的高校;他們普遍從高二就開始準備SAT考試,一部分人已經與高中簽了協議,放棄中國高考;他們的家庭大都經濟實力雄厚。

      “美國高考”離中國內地最近的考場在香港,一年考6次,幾乎次次都是這樣的景象:內地高中生“千軍萬馬”赴港趕考。

      一進考場就是5小時

      “真難!”來自廣州某省屬重點中學的高二男生小古皺著眉頭對媽媽說:“餓死了,累死了。”SAT考試給“新仔”小古來了個“下馬威”。這場考試從8時45分開始,總時長為3小時45分鐘,期間三次休息,每次5分鐘。如果算上提前進場等候和考試結束后清點考場的時間,考生總共在考場里待上約5個小時。為了避免在短暫的休息時間內排隊上廁所,考生們早上不敢喝水吃飯,頂多喝幾口牛奶,吃點巧克力。

      SAT考試幾乎沒有標準答案

      “題目挺難的。閱讀部分很棘手。”來自南京金陵中學的女生小雨告訴媽媽。就在今年5月,她才來香港考過一次SAT。此前她已經考過一次托福,110分以上。

      “閱讀好難懂,我知道是講gossip(即‘流言飛語,八卦’),就是不明白文章到底是什么觀點。”來自黑龍江省的一個男生和同行的女生交談著。昨日舉行的考試是SAT中的“推理考試”,一般也稱為SAT I,由三個部分組成:批判性閱讀、數學、寫作,每個部分的滿分為800分,總分2400分。對中國學生而言,批判性閱讀是難度最高的部分。

      美名校錄取必看SAT成績

      SAT難在哪兒?啟德學府SAT主管楊壯介紹,語言方面,SAT的詞匯量要求為1.2萬至1.5萬之間,而高二學生的詞匯量普遍為3000至6000。“難度比托福考試更高,所以美國的名校多不要求考生提供托福成績,但必看SAT成績。”

      沃邦國際教育考試研究中心總監江奇介紹,中國考試注重考記憶、考學生對知識點的熟悉和了解,但SAT注重考查學生的批判性思維,獨立思考、創造性、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幾乎沒有標準答案。“如SAT的作文曾出過一個題目‘英雄也是普通人嗎?’ 讓學生產生發散性思維。”江奇說,贊成或反對,立場不重要,關鍵是用實例證明。

      記者了解到,想申請美國的“常春藤名校”,SAT的成績至少應該達到2200分;想申請美國排名前50位的高校,SAT成績一般應該達到2100分。中國學生想要在“美國高考”中拿到高分,必須專門進行訓練和準備。

      四川最好高中一成人放棄高考

      6月1日傍晚,記者在香港的另一個大型SAT考點——九龍灣國際展貿中心遇到了來“踩點”的學生家長。三個男生都來自深圳外國語學校的“出國班”,現在都在讀高二,都是第一次來考SAT。“我們年級一共六七百人吧,出國班有3個,一共大概90多人。我們都不打算參加國內高考了,專心申請美國的大學。”男生小亮告訴記者。

      來自成都的家長劉女士告訴記者,女兒就讀于四川頂尖高中——成都七中,全年級六七百號人,有60人打算申請出國讀大學。“基本上都跟學校簽了協議,放棄國內高考。”

      通過與家長的交談,記者發現,考生們幾乎全都就讀于各省最好的高中:哈爾濱三中、南京外國語學校、武漢外國語學校、華中師范大學第一附屬中學、南京金陵中學、上海市格致中學、成都七中、廣州市執信中學、深圳市外國語學校、深圳中學……不僅如此,他們的在校成績至少是中等偏上。

      放棄高考,在有些學生看來不是艱難的決定。這一方面是因為國內激烈的高考競爭。“我家姑娘英語特別好,其他成績也不錯,但如果在國內高考,考個南京大學都有點懸。競爭太激烈啊!”南京家長陳女士說。

      另一個原因寄望于能考到美國名校。執信中學的女生小何已經拿到了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錄取通知,但她并不滿足。剛剛過去的5月,她考了第四次SAT考試,希望拿到更高分后能轉學到斯坦福大學。“我們的目標起碼是美國排名前50名的高校,常春藤最好。”一位上海的家長說,國內的北大、清華雖好,但跟這些學校還是“不能比”。這種想法在家長考生中相當普遍。

    (編輯:郭微微)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