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月份是海外高校的畢業季。畢業季的結束意味著人生就業選擇的開始。一邊是國外良好的工作條件,一邊是國內熟悉的生活環境。留下還是回國成為站在人生岔路口的畢業留學生最大的糾結。
留下動力:天高任鳥飛
國外自由的發展環境、多元的生活方式成為吸引海外學子畢業后留下的最大動力。在美國佛羅里達大學讀機械工程專業的郝禹前些天剛參加了碩士生畢業典禮。在談到就業選擇時,他說想暫時留在美國打拼幾年。“國外工作環境相對較好、待遇較高,如果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對個人的發展很有利。”
一些留學生認為相比國內,在國外就業能得到更多的磨練。今年剛入職場、在英國一家中文報紙實習的時飛,讀完傳媒專業碩士后,選擇留在當地工作。“在英國實習非常具有挑戰性,對能力要求很高。”時飛說,“留在這邊工作幾年,會對英語水平的提高有所幫助,還能積攢一些海外的工作經驗,這對日后而言,不論是留在國外還是回國發展都很有幫助。”
回國原因:月是故鄉明
國內熟悉的生活環境、血濃于水的親情是很多海外學子畢業后毅然回國的主要原因。“爸媽年紀大了,希望自己回去,畢竟隔得遠了。”留學法國的鄒濤表示自己學成后必然回國就業。“還是家里好,在法國生活沒有歸屬感,怎么著也不是自己的國家。”
在歸屬感問題上,郝禹也表示雖然來美國兩年多了,英語交流不成問題,但還是融入不到美國社會中。“文化認同是需要時間積累的。比如,我們一群80后會討論小時候看過的小龍人,但美國小孩20年前玩的是什么我們絲毫不知。所以跟美國青年之間的共同話題就會受到局限,只能討論一些來美國后的經歷,比如去哪玩過,最近在看什么電視。”獨在異鄉的孤獨讓很多留學生畢業后歸心似箭。
最佳選擇:愛拼才會贏
畢業后究竟留在海外還是回國發展,留學生的選擇是由多方因素決定的。這不僅是個人意愿,也跟周圍環境有關。選擇無關對錯,不管是留下還是回國,最重要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并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
“好男兒志在四方。”時飛表示留學英國一年讓自己的眼界開闊了很多,擇業不再為地域問題煩惱,重要的是努力磨練自己。郝禹也表示關鍵是要為自己的選擇努力拼搏,闖出自己的一片天。“每個人的情況不同,選擇也不同。要努力奮斗,在國外把知識學到手。只要自己技高一籌,不管在哪都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