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綜合素質增加“欣賞美”
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修訂,9月1日在全市初一年級試行
近日,北京市教委對2006年出臺的“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進行了修訂。今年9月1日開學在全市初一年級試行。“感受美”、“欣賞美”將成為初中生綜合素質考核內容。
新版素質評價添“欣賞美”
新版“北京市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方案(試行)”綜合素質評價指標體系分為六大類:思想道德、學業成就、合作與交流、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表現和個性發展。
對比舊版評價方案,新版增加了“審美與表現”體系,該體系又分為“感受美”、“欣賞美”、“表現美”三項。另外,在個性發展指標體系中,新版增加了“有新意的成果”指標,學生活動成果、設計與制作成果等成為考核內容。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增加審美考核體系,是因為正確的審美觀,健康的審美情趣和感受美、鑒賞美、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塑造完美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學生錄取參考“綜合素質”
據介紹,去年,北京建立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電子平臺,北京每名初中生擁有一份“電子評價手冊”。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作為素質教育的一種評價手段,初中生“評價手冊”將進入學生檔案,每學期開學,初中生要在老師和家長的指導下為自己設定目標,到期末時再考查實現的程度。據悉,目前,很多學校在錄取學生時,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也是考核內容之一。
- 鏈接
對于如何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既要重視觀察、訪談、論文式測驗等定性評價方法的使用,也要堅持紙筆測驗等一些定量評價方法的使用;既要重視社會實踐、實際操作等評價方法的使用,也要強調模擬實踐,情景測驗等評價方法的使用;既要重視使用以評語表示評價結果的方式,也要關注用數量表示評價結果的方式;既要重視書面評價、口頭評價方式的使用,也要體現情感、行為動作評價方式的使用,以獲得最佳評價效果。(記者杜丁)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