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消息6月13日? (記者 陳新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6月9日下午,陣陣朗朗的《三字經》從美蘭區英才小學一年級的教室里飄出來,優美的誦讀聲回蕩在校園內。不遠處,三年級的學生手拉手跳起了竹竿舞,四年級的學生騎著獨輪車在籃球場上馳騁,五年級的學生在操場上練起了武術,民樂團的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奏響《金蛇狂舞》……這是英才小學日常校園文化的一景。
該校黨支部副書記符碧玲介紹,書香校園和傳統文化是英才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兩大特色。在英才小學,一年級的學生能夠熟背《三字經》,二年級學生要熟背《弟子規》,三年級學生學習聲律啟蒙,四五年級學生要精讀《四書》國學讀本。
該校校長謝立可說,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必須教在今天,想在明天,必須奠定孩子“長跑”的實力,讓孩子既贏在起點也贏在終點。因此,我們只有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情感習慣以及日常行為習慣,才能談得上促進孩子的可持續發展,才能真正地“教孩子6年,想孩子16年,看孩子60年”。
正是這種“為孩子們終身成長奠基”的教育理念,讓英才學生在小學階段“讀名著、背名言、看名片、賞名畫、聽名曲”成為了常態教育,每年的“讀書節”、“科技節”、“體育節”、“童話節”、“藝術節”也成為了英才學生自我展示才藝的大舞臺。
在英才小學,學生們形成了“蒙以養正、自主樂學、習有所長”的學風,教師們追求“厚德載物、善施教化、無為而治”的教風,最終形成了該校獨有的“書養品性、自我完善、持續發展”的校園文化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