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6/28/674079c21abb6639abb89ecb22f77485.jpg)
漫畫 黃昕
????題干:教室里有25張桌子,20條凳子,請問老師幾歲?
????選項:A.不能計算,沒有答案 B.25+20=45歲C.25-20=5歲
????這是溫州樂清小學統考卷的一道一年級數學題。前天,經一位監考老師在微博上轉發后,頓時引來各方熱議,褒貶不一。從一年級的學生答題情況來看,測試結果令人“很無奈”。
????其實,這是一道經典的數學題。它曾出現在不同國家的調研課題中,結果同樣“令人不安”。
????如果這道題你來做,你會怎么選?這道題為何經典,出題意圖又是什么?
????緣由
????“平時成績好的學生,大多選錯了”
????6月26日09:46,微博ID“不要怪我不信任”發了一條微博:“今天樂清小學統一期末考,我監考一年級。一年級數學考試是要讀題的,讀到第8題時亮瞎了我的眼睛~這種題目也能出,出卷滴是個人才?。?!我表示很無奈。”隨之附上的,是第8題的試卷照片。
????看到這超乎常規的題時,不少小朋友都愣住了,但“無人提出異議”。“不要怪我不信任”出于好奇,在考場轉了一圈,卻驚訝地發現“大多數學生選了‘B’”。恰巧,該小學一年級數學老師的年齡為40余歲。事后,“不要怪我不信任”翻閱自己班上學生的卷子,同樣發現,“我班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做對?!倍?,“選‘A’答對的,大多是平時成績并不出色的學生。選‘B’的,卻多為平時成績好的學生。”
????對于這樣的結果,身為小學語文老師的她,感到“無奈”與“糾結”。
????微博發出后,引來令“不要怪我不信任”始料未及的關注,“一天下來被@和評論了2萬多”。她說,“可見,大家對教育這個話題還是很關注的。經過了這次,我也有新的教育觀?!?/p>
????對此題,網友褒貶不一。反對者說,“現在的題目確實存在搞怪!小侄女經常拿一年級的作業問我,一看那些題,混亂不堪!題目的跳躍性極大!”還有人覺得,“這是在從小培養小朋友忽悠?!币灿腥擞X得,“風馬牛不相及的答案跟題目?!?/p>
????不過,支持的網友更多。他們普遍表示,“這題出得非常好”,因為現代教育恰需要“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思辨能力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要按日常灌輸的思路前進,隨波逐流?!倍@些能力,他們認為“是現在學生缺乏的?!?/p>
????實驗
????20名小學生7人答對
????如果,這道題出現在你的期末試卷里,你會如何選呢?
????對此,本報記者親身實踐,做了一個小實驗。實驗對象為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學生,共20名;實驗題為樂清小學統考一年級數學卷第8題。
????先將選項遮住,只出示題干,讓學生作答。其中3名寫了“不知道”,但細問之下,理由為“沒法算”和“不會算”。其余的,用加減乘除的算法計算出一個數字,答案五花八門。
????再將選項還原后,7名學生選A“不能計算,沒有答案”,11名學生選B“25+20=45歲”,另2名學生認為“不知道怎么選”。
????將答案公布后,小朋友直喊“忽悠呀”。之后,他們說出了自己的糾結答題路,“開始我也覺得奇怪,桌子凳子好像跟老師年齡沒關系,可又想,不可能沒有答案吧?!?/p>
????隨后,記者將這道題以解答題的形式,拿給10名已參加工作人的做,他們的第一反應是“腦筋急轉彎”。其中70%肯定地說,“算不出答案的?!?/p>
????而在“不要怪我不信任”的微博評論中,一位大學生網友將樂清試題拿給室友做,結果,“全軍覆沒,都選了‘B’?!?/p>
????說法
????教育局:學生不能只會做加減乘除
????這道題的背后,是怎樣的出題用意?昨天,記者也詢問了溫州樂清市教育局。
????“試卷由專門的命題組命題,我們也都看過試卷。這道題雖然看似‘無厘頭’,但卻是一道非常好的題?!币婚_口,該局辦公室的一位工作人員便直言觀點。
????那么,這題意在考學生什么?“希望學生能更好地理解題意,而不是只會做數字的加減乘除?!彼哺M?,“學生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人家給你什么,你便接受什么?!?/p>
????這樣的題,“常出現,在自主招生的考試中就有。而且,以后還會有?!?/p>
????可一年級學生做這樣的題,是否合適?這位工作人員認為:“一年級學生應該可以理解,而且,選擇題的模式出現,難度已下降。”
????特級教師:題目體現數學精神
????“我們有一個定勢思維,只要老師出的題,一定有個標準并可衡量的答案。但其實未必,老師出的題也可能是無解的?!闭憬√丶壗處?、杭州市學軍小學數學教研組組長袁曉萍說。在平時數學教育中,她也將“船長幾歲”拿來訓練學生。學軍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初遇這題時,“只有個別孩子大膽地說出,‘無法計算’,而大部分孩子則寫了一個答案。他們為了最后的做解,而湊出一個答案。在他們的接受常識里,題必然是有解的。”
????這道題恰好體現了數學的一個重要精神,“求真精神”。這樣的題,也應該多出現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訓練孩子的思維,培養他們思辨能力、創新能力。更重要的一點是,敢于質疑和求真。”
????但同時,袁曉萍覺得,“這道題出現在期末卷子里不太合適。”因為,“如果平時的教學訓練中,并未對孩子訓練這樣的思維,而在最后的期末考試中,忽然來一道,試圖喚醒孩子的意識,就不合適?!保ㄓ浾吒咭萜剑?/p>
????此題原形是“船長幾歲”
????浙江省特級教師、杭州市學軍小學數學教研組組長袁曉萍說:這類經典題已出現數十年了。原題是關于船上的牛羊,問船長幾歲。且原題不是選擇題,而是一道解答題。在美國等國家,曾在課題調研中,對孩子測試這道題,以此來看孩子是否有質疑精神。
????翻閱資料,記者找到了原題:在一條船上,有75頭牛,32只羊,請問船長的年齡有多大?
????這題源自美國加州大學教授費爾德,之后被法國初等數學小組放入調研測試題中。但測試的結果并不理想,64%的法國學生得出“船長的年齡為43歲(=75—32)?!?/p>
????此題也在中國做過測試,“90%的小學和初中學生得出這個結果,更有甚者,上海某重點中學高三學生還有10%的學生認為43歲?!比A東師范大學教授張奠宙在“21世紀創新教育論壇”上說。
????2005年,這道“船長幾歲”之題,還進入了廈門市國家公務員面試中。據一位考官回憶:“有的考生回答,‘這是一道腦筋急轉彎題’,有的甚至回答‘船長的年齡也可能是107歲,因為船長應該是長者’。答案五花八門,令人哭笑不得。“?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