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考試>高考>
    高招分數 “女高男低”性別歧視還是弱勢補償?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  時間:2012-07-13 15:33:08

      一頭傾斜的調節杠桿

      談到高校為何在女生占優勢的專業上青睞男生,北京一所外國語大學的老師對記者表示,自己所帶班級,每屆男生只有寥寥數位,但是在找工作時比女生容易得多,在外交工作人員、翻譯等崗位用人單位更青睞男生。

      事實的確如此。近幾年,一些高校男女比例失調嚴重,有些外語外貿類高校的女生比例遠超男生,甚至有些班級出現“清一色”的局面。不過,女生多的專業,女生卻沒有凸顯過多的就業優勢。

      有關人士認為,有些專業女生過多,使學校和班級內陽剛不足。而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出于學生畢業后就業的考慮,接收單位普遍歡迎男生,女生就業相對困難。此外,學科可持續發展也是原因之一。

      正基于此,一些高校出臺“合理調配”的制度干預,這不僅包含對當下教育現狀的思索,更出于就業現實的考量。

      對此,婦女傳媒監測網絡表示,“對歧視性的就業需求,高校應該與學生一起抵制,而不是自動接受,更不應進一步將就業歧視前延到教育領域,通過教育歧視迎合助長就業歧視”。

      一些高校出于各種考量,出臺這樣一個以降分錄取男生作為調節專業報考的杠桿,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在男生不擅長領域中對其“弱勢補償”,不過,也招來另一種非議,為何沒有在女生弱勢的專業上出臺類似錄取方案。

      在北京某理工大學讀電子專業的研究生尹麗就對這一傾斜杠桿表示不解,“像我們學校偏重理工科,男生占了絕大多數。女生在理工科學習方面處于弱勢是不爭的事實,怎么不見有哪所學校在理工科錄取時照顧一下女生?”

      與語言類專業缺乏更多男生報考陷入同一窘境的,還有一些理工科專業少有女生問津,或者女生比例偏低等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些問題的解決,同樣需要大學的管理者們換副腦筋,走出窘境。

      2005年時,哈佛大學原校長勞倫斯·薩默斯曾在一次演講中無意說了一句:“女性學理科天生不如男性。”這句話讓他招致非議,也招來激烈批評,他不僅公開道歉,更表示在未來十年內將斥資5000萬美元來提升女性在科學領域的地位。這也許能給我們提供有益的思考。

      如果按照同分錄取的標準,在一些特定專業領域男生或女生的弱勢局面根本無法得到改變。承認男女之間的差別,其實也是一種起點公平的表現。但是,現在令很多人困惑的是,有些高校選擇性地承認差別,調節杠桿向一頭傾斜。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