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講究“望聞問切”。家教雖非行醫,但在教育過程中要發現問題、尋求方法解決問題,進行必要的“望聞問切”,大有禆益。
????望,就是對孩子要察顏觀色,洞察其變,也包括其身體上的異樣以及所擁有物品的多少與變化。如果發現孩子有異常表現,家長先不要責問或打破砂鍋問到底,一定要給孩子一個良好的解釋環境。否則,孩子對此避而不答,更不會主動說明情況,處于僵持狀態。例如,小楊手拿著玩具有一口沒一口地吃著飯,險些被他爸用筷子狠打,幸好細心的媽媽發現兒子是發燒了。這就是粗心的爸爸沒有對兒子察言觀色可能導致惡性家教的后果。
????問,要問得清清楚楚。無論是正面問還是側面問,都要講究方式方法巧妙地問,很好地選擇時機問,并且態度要和藹,尊重孩子和他人。首先,藝術性直接問或委婉性間接問。例如,“兒子的作業本好像長了翅膀飛走了,兒子你知道飛到哪兒去了嗎?”這種問話有別于家長的責問“你怎么連自己的書都看不住”,給了孩子輕松回答的語言氛圍和心理環境。其次,要盡量問得全面。要了解孩子發生異常的時間和地點,要問清來龍去脈,要問孩子是否知道發生異常所導致的結果,從而讓孩子明白今后應該怎么做。
????聞,則要求聽明白。首先,要聽孩子說,讓其將所有的事情和經過陳述清楚。家長只能引導孩子繼續說下去,切忌有違于事情真相的方向性引導,更不能在其中摻有家長的各種情緒和評判。例如,當孩子在闡述玩耍時和其他同學發生了打罵時,家長不能問“你怎么沒打他罵他”或者“你怎么這么沒用”之類的語言,這樣會加強孩子的報復心理。其次,可聽孩子的同學和老師怎么說。之后,可對比分析判斷孩子是否言過其實或闡述不詳。
????切,就是要找準切入點或突破口。首先,在明辨是非后對孩子進行教育。例如,當孩子的書本被別的同學弄破后,家長一定要清楚是故意還是無意所為,幫孩子辨別是非,不要隨意責怪別人。其次,引導孩子向良性軌道發展。例如,當孩子想擁有一本動漫書時,家長應告訴孩子需要經過努力奮斗和有益勞動才能獲得。此外,找準時機巧妙實施教育。例如,孩子發現有人在他面前隨意丟礦泉水瓶,并指出這是不文明行為。此時,家長應借機引導孩子僅僅懂得這點不夠,并且要教育孩子有行為體現,將空瓶拾起放進垃圾筒。
????經過認真“望聞問切”后實施的家教,是一種思考后的理性教育,同時也是一種具有親和力的感性教育,較之隨意性的家教要主動得多,收效自然也會滿意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