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大學填志愿,高中畢業生們普遍會遇到一個糾結的問題: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專業重要?羊城晚報記者采訪了多家高校的招生負責人,對此問題分成兩個派系———重學校派者認為現在的就業都不對口,畢業院校才是“招牌”;而重專業派者則認為術業有專攻,專業就是“飯碗”。
????某職業機構負責人指出,在高考填報志愿時,一定要將個人興趣特長與社會發展形勢相結合,應首先分析目前短缺的人才在四年后的情況,以及該專業在四年后可能的發展方向,其次是分析學生自身的特點和興趣,將個人興趣、個人能力與社會發展相結合,“既不要盲目追求名校和熱門專業,也不能只顧個人興趣,一定要做到理性與感性相結合?!?/p>
????學校派
????【實例】小林高考填報志愿是某高校的法律系,但最終他并不能如愿。當時擺在他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讀該高校的化學專業,一條是降到下一級學校讀法律。
????經過權衡之后,他最終選擇了名校。上了大學一年后,他便輔修了法律,甚至把法律當作主攻的方向,在臨畢業前便拿到了法律學位。找工作時,他憑著學校的好“口碑”和雙學位,被一家跨國咨詢公司錄取。
????【觀點】好的大學名聲,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在社會上也更有流通價值。無論去到什么單位,負責人都會第一時間看你是不是名校出身。
????普通大學為了提高吸引力,專業比較時尚熱門,但水平可能還不如知名學校的一些冷專業。并且,好大學的冷門專業也都在與時俱進,比如以前叫信息管理系,現在叫資訊系,以前叫新聞學,現在叫媒體傳播一樣。即使是哲學、考古這些專業,只要成績優異素質好,一樣會被注意。
????現在大學經常根據社會需要來打造專業名稱,以為這就是對口,但是實際上很多畢業生往往不是去到自己對口的崗位,比如公關崗位,招聘的學生可能是金融學的學生。以為讀什么專業就有什么職位等著,其實是件很懸的事情。
????從社會的發展來看,上至國家領導人,下至普通職員,最后的工作都是非常綜合性的,很少死守自己當初大學的專業。進步神速的社會,要求每個人都要不斷調整自己。
????擔心專業不好影響就業,這本身就是對自己素質的擔心。如果專業真的不熱門,建議全面提高自己的水平。
????對于準備大學畢業后出國或考研繼續深造的考生,應該首選學校,名牌大學師資力量強,社會聲譽高,考研、出國機會較多。
????專業派
????【實例】小程學的是經濟新聞專業,畢業之后卻在銀行工作。她覺得,如果自己的專業是金融學或者經濟學,做起來會更加得心應手,升職的空間也更加大?!皩δ切┮髮I技術的工作來說,所學專業對口與否挺重要的。”
????【觀點】從專業和職業的關系來看:從某種意義上說,選擇專業就是選擇職業,就是選擇未來。專業雖然并不能決定某個人將來從事某項特定的具體職業,卻基本上界定了未來職業的范圍。
????從人的成材角度來看:一個人在學校的時光是短暫的,而專業陪伴人的一生。此外,現在大部分高校都經歷了改名,或者向綜合院校發展,它們的名字可能很好聽,但其實學校的特色和專業情況很模糊。讀此類學校,很容易“畢業即失業”。
????本科專業的學習對一個人的思維形成很關鍵。在專業上有所成,往往能彌補學校名聲的不足。
????對于那些畢業即就業的考生而言,應該在專業選擇上多下工夫,學校則相對次之。特別是理工科學生,一些技術性較強、就業前景廣闊的專業應給予充分考慮。
????七嘴八舌
????有網友調侃:一流學校競學生,二流競教師,三流競特色,四流競服務,余下的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高分段學生可以選一流學校。因為好學校各方面資源會幫助自己提升;
????中上分段學生選二流學校(二本,一般本科),重專業。如果遇上一個好老師,也是受益無窮的;
????中分段學生選三流學校,重特色(三本,或叫二本B,獨立學院)。學校辦學有特色,可以提供自己成長的空間,讓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與發展,形成自身的專業優勢;必須要利用在讀期間發展自己的專業能力與軟優勢;
????中下分段學生選四流學校,重服務(好的??疲W校重視學生的服務,也證明了該學校還是在用心辦學,所以,還是可以選擇的;
????最下段分數的學生,就別無選擇,只能看自己的運氣了。(記者 陳曉璇 插圖:采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