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7公斤重的特大男嬰近日在徐州市婦幼保健院降生,不僅創下歷年來該醫院嬰兒出生體重之最,而且很可能是全省第一巨嬰。
與產婦及其家屬的興高采烈相反,有關專家對近期頻頻降生的巨大嬰兒很擔憂。在醫學上,正常胎兒體重應在2.5-4公斤之間。出生時體重在2.5公斤以下的嬰兒稱為低體重嬰兒,4公斤以上為巨大兒。“現在家家都生一個寶寶,因此極為重視,但重視過了頭反而不科學。”南京鼓樓醫院產科主任胡婭莉說,新生兒體重超標,是肥胖、冠心病、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疾病的基礎條件。巨大兒成年后,患這些疾病的風險是正常新生兒的四五倍。醫學研究還證明,部分巨大兒長大后,智力、體質及抵抗力都不及正常寶寶。
據專家介紹,新生嬰兒的體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而逐年增加,尤其是近15年來,超過4公斤以上的巨大兒出生率不斷上升。2000年左右南京婦保院巨大嬰兒出生率只占7%-8%,而現在上升至9%-10%。今年以來,該院已經誕下了735個體重大于4公斤的巨大兒,最多一天接生的巨大嬰兒達4名,而2011年同期只有452名。該院產科主任劉曉梅告訴記者,孕婦孕期營養太好,又缺少鍛煉,寶寶很容易長成巨大兒。
“對媽媽來說,寶寶個頭太大,常需實施剖宮產,術后易引發傷口感染、腹腔粘連、子宮內膜異位;巨大兒造成的難產死亡率也遠高于順產。”南京市婦保院營養科戴永梅主任表示,孕期的合理營養可防止巨大兒的形成,孕婦整個懷孕期的體重總增長量最好控制在12.5公斤左右,最多不要超過16公斤。
而來自南京衛生部門的統計數字顯示:1987年,產婦的剖腹產率僅為7.7%,到1996年時已上升到20.2%。2002年以后每年都以2%左右的幅度快速上升,2007年達到40.3%,估計2012年上半年將超過40%。戴永梅指出,剖腹產不僅有麻醉帶來的危險,而且手術過程中產婦容易出現出血、損傷、感染等險情,遠期并發癥更嚴重。如再次懷孕,可能出現疤痕妊娠,這種情況下打胎極易出現大出血,甚至子宮穿孔,不得不摘除子宮的情況也有。另外,剖宮產恢復也比自然分娩慢。而對嬰兒來說,由于沒經過產道的擠壓,更易誘發新生兒肺炎。
南京中大醫院兒科兩年前對南京地區2486名6歲至11歲的學齡兒童進行過調查,結果發現,34.9%的學齡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感覺統合失調癥,主要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課堂上好動、動作協調力差、組織能力差等。而在多動癥兒童中,剖腹產的孩子占到了七八成。
省健康教育所有關專家說,新生兒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出生人口素質,關系到民族未來。針對孕婦越來越胖、巨大兒越來越多現象,加強健康教育刻不容緩。學校、醫院、婦保、疾控等部門都應行動起來,普及優生優育知識,讓更多人認識到孕婦、胎兒超重的危害。(記者仲崇山 通訊員 于軼婷)
(仲崇山 于軼婷)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