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隨著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小胖墩”越來越多。由于擔心孩子的身體健康,一些家長將肉類視為健康“殺手”,減少甚至不給兒童吃肉。專家指出,在發育階段不讓孩子吃肉,會給成長帶來不良影響,為了避免成為“小胖墩”而盲目拒絕吃肉的行為不可取。其實,只要科學吃肉、科學選擇肉類,就能讓兒童的成長更健康。
據了解,肉類是人體獲得完全蛋白、維生素以及其他各種營養物質的來源,特別是肉類能提供鋅、維生素B12、鈣、鐵和維生素A等基本營養素,而這些營養物質很難在素食中攝取。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不讓兒童吃肉,尤其在出生頭幾年的重要成長階段不讓孩子吃肉,會給他們帶來永久性損害。3歲之前是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時期,如果這時缺乏肉類的攝取,可能影響兒童的大腦及智力發育。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科學吃肉呢?專家指出,給孩子選擇適合的、健康的肉類至關重要。
中國農業大學(招生辦)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曾做過一項研究,證實相對于豬、牛、羊、雞等常見畜禽肉來說,驢肉是一種營養健康的肉類,適宜多種人群食用。研究結果顯示,驢肉不僅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礦物元素,有利于促進幼兒生長和發育,提高人體免疫力。
眾所周知,處在發育階段的兒童需要攝入大量的氨基酸、鐵和鋅等礦物質微量元素,以及其他營養物質,從而滿足大腦及身體各項機能的生長和成型的需求。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對山東東阿天龍食品有限公司的驢肉進行了檢測,發現驢肉中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有8種,且含量豐富,比較符合人體對氨基酸的需求,是一種優質動物蛋白資源。而且,與羊肉、豬肉、牛肉、雞肉相比,驢肉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其中,驢肉的賴氨酸、組氨酸和天門冬氨酸明顯高于其他肉的含量,其他必須氨基酸也高于其他肉類。驢肉中的賴氨酸不僅可促進幼兒生長和發育,還能提高鈣的吸收及其在體內的積累,加速骨骼生長。賴氨酸還是合成大腦神經再生性細胞等重要蛋白質所需的必需氨基酸,而組氨酸在新生兒及兒童生長發育期中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研究還發現,驢肉中含有明顯高于羊肉、豬肉、牛肉和雞肉的鐵,以及鉀、鈉、鈣、鎂、銅、鐵、錳和鋅等人體必需的礦物元素。這些元素參與兒童骨骼、器官構建,對增強身體免疫能力,對維持機體自身穩定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可見,食用驢肉對幼兒的生長發育十分有益。(朝文)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