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電表演學院最難考 披露選材四大標準
對于心懷明星夢的藝術考生來講,2月份的這幾周對他們而言分外重要,因為虎年春節一過,他們就要參加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等藝術類院校的專業課考試。雖然高考錄取率在逐年提高,但這些藝術類院校仍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狀況。怎樣才能順利拿到星工場的入場券?讓我們聽一聽招生院校老師的建議。?
北京電影學院
選材按照四大標準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書記籍之偉表示,報考北京電影學院的人數與日俱增,但學院在近幾年都不會有大的擴招。他提出在選材上有4個主要標準:第一是基本素質,要具備必要的思想文化修養;第二要有藝術素質,“學藝術,需要的是藝術功底和對藝術的熱愛,如果只是抱著想成名、成家的想法來是不行的”;第三要有能力素質,有了理解的能力,才有潛力,有潛力才有創造力,有創造力才有創新精神;第四要有非智力因素,比如學表演要能夠表達豐富的情感,學導演要具備基本的領導能力。
此外,北電為保證考試的公正性,請來了一批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前來進行考試觀摩;同時,為增強考試的客觀性,由過去靠回憶打分改為全場錄像,并回放討論。如有爭議,全都能調出當時的錄像回放。每晚匯總分數后,一份報到招生辦,另一份報到紀檢委。
熱門專業一表演學院最難考
表演學院被認為是北京電影學院最難考的專業,歷年來報考人數最多、競爭最為激烈。2010年表演學院的本科招生人數為80人,其中60人為傳統的表演系,另外20人為今年新增的相聲、喜劇表演班。
考試揭秘
一、三試難度遞增
北京電影學院表演學院院長陳浥教授介紹,表演專業的考試程序分為初試、復試和三試。初試內容一般是三分鐘以內的朗誦和小品表演;復試內容是三分鐘以內的語言(小說、散文、電影戲劇獨白)、聲樂、形體和命題小品表演;三試內容包括聲樂、形體綜合會試,臺詞、表演命題綜合考試以及口試三部分。三個步驟的考試,在難度上會依次增加。
二、攝影機帶入考場
考試過程中,每個考場都會配備具有講師、副教授、教授職稱的主考官。初試和復試中,每一個考生的現場表現,考官們都會認真、詳細記錄。進入三試,會有攝影機進入考場,對考生進行全程錄像,這樣做的目的一是考查考生是否具有鏡頭感,二是便于回顧查詢。
在面試考試中,表演學院將形體、聲樂、臺詞、表演等各項能力的考評進行量化和細化,規定了每一項評判依據、分值、在總成績中所占的比例,以便更公正、合理地錄取學生。在考生文化考試成績達到當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藝術類專業錄取分數線后,按專業考試成績排序,擇優錄取。
三、考官“背靠背”打分
根據考試項目的設置,對考官的設置和工作原則也作了大力改革,主考老師更加多元化,由多個老師“背靠背”互不干擾地打分,再由考務人員當場收集進行綜合取其平均值,對分數差距過大的,還將進行特別的分析評審,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是否有效和是否重新判定。對分數差距過大的,還將由主要負責考試的第一主考官另行組織人員進行特別的分析評審,從而做到每一項評判都有規可循、有據可查。克服了藝術考試中面試環節主觀性強,對考生評價“太虛”、“給印象分”等弊端,也改變了人們對藝術考試(尤其面試)沒有科學衡量標準的印象。
四、考試不是選美
對于表演學院考試就是挑美女帥哥的說法,陳教授澄清,電影表演藝術獨具的特點是要求演員必須具備良好形象,但對于培養高級電影人才的學校來說,招生中更看重的是考生的性格特征、形象魅力、文藝修養和道德品質等綜合素質以及培養潛力。
“考試是一個測試過程,絕對不是選秀。”測試的主要目的是發現考生的表演藝術天賦,并確定他們是否具備成為高級電影表演人才的潛力。?
>>熱門專業二導演系仍具很強吸引力
和表演學院相比,今年北京電影學院的導演系只招收12名考生。但作為北京電影學院的“老牌”熱門系,依舊對很多藝術類考生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考試揭秘
一、應試教育無效
“考導演系不需任何準備,用對付應試教育的那一套來對付導演系絕對沒門”。導演系副主任王紅衛老師在采訪中言簡意賅地闡明了導演系的觀點和立場。
在考試中,導演系采用截然不同于應試教育的因材施“考”方式——根據不同考生的不同特點靈活機智考試,用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讓考生真情流露。
二、“命題故事構思”
取代“命題創作”
導演系以前有門傳統的筆試考試科目“命題創作”,要求考生在考卷上完成一個命題創作。
最近兩年,這門科目被面試時口試的“命題故事構思”取代。從筆試到口試的改變體現了考試方式更為靈活和科學,因為筆試時考生的創作活動是單向的,在考試中考生很有可能去揣摩考官的心理和“口味”,從而會導致寫出來的東西很有可能誤入歧途。
在與考官面對面的考試中,考生的創作行為是雙向的,考官可以根據考生的具體表現隨時打斷考生不良的回答,或者提出新的問題,去蕪存菁地引導考生,去除慣有的模式化。所以,看起來口試比面試更為嚴格,但實際上考生獲得了更多表現自己的機會。
三、初試要求知識面廣
在初試形式上,導演系從2004年開始恢復了上世紀80年代初采用過的“文藝和社會常識”考試。這一門考試的門檻較低,但難度較大,因為其涉及面非常廣,文學、藝術的內容所占比例很低,而更多的包含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等內容。另外,出題形式也非常靈活。它避免了挑選那些“文藝象牙塔”內的考生,符合導演的綜合素質要求較高的特性。
四、考試時要說真話
王紅衛提醒考生尤其不需要去參加任何輔導班,因為那些所謂的輔導班的誤導性非常強,它實質上又會帶來與應試教育相同的“模式化”和“偽飾化”的不良后果。
“在我們的考試中,參加過輔導班而考上來的考生幾乎沒有。”另外,王紅衛老師還說道,那些在應考時拿著各種獲獎作品(出版的書籍和唱片)或證書試圖證明自己是“優秀的”考生也走入一個誤區,因為它們與考導演系關系不大。考生考試時的心態一定要正常,“我們最需要的只是你說真話,在一種放松的狀態中呈現真我。因為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最基本的素質——真誠,才是我們考查考生的重要條件。”
專業介紹
導演系就業率遞增
2009年,導演系暫緩一年招生,有人懷疑是因為就業壓力迫使緩招。
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王黎光解釋,僅從2006年到2008年,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在逐年遞增。
去年導演系緩招的原因在于學院為了合理安排師生比,今年該專業在眾人期盼中恢復招
>>新增專業考試指南
1.表演學院表演專業(相聲、喜劇表演班)
相聲作為中國的傳統藝術,已經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了保護、發展中國的傳統藝術,按照國家廣電總局的指示精神,北京電影學院和中國廣播藝術團聯合開辦相聲、喜劇表演專業班。旨在培養能夠適應社會文化需求的,具有創新能力的高素質、高水平的相聲、喜劇表演藝術人才。該班以電影表演課程為基礎,在學習傳統相聲藝術的同時,突出對喜劇創作能力的培養。
凡報考相聲、喜劇表演班的考生須在表演學院的面試三試階段加試喜劇表演及曲藝特長展示(自帶道具)。
2.管理系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院線經營管理方向
院線經營管理是北京電影學院管理系順應當前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趨勢,針對電影市場對專業電影院線與影院管理人才需求而新增設的專業方向,致力于培養能夠適應文化產業發展需要,系統掌握院線經營管理專業基本理論與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影視藝術創作基礎和較高的經營管理能力的院線、影院經營管理人才。
本專業畢業生可在影視文化產業從事影視制作、影視產品發行、影視統籌、院線經營管理、廣告與市場推廣、科研與教學等工作。
3.攝影系攝影專業電影制作方向
針對當前中國電影行業中缺乏具有跨專業經驗的通用型人才這一現狀,攝影系在經過周密研討與論證后,決定于2010年起,招收電影制作方向本科生。
考試內容
文藝及綜合知識:考查學生的知識面及對社會、對人的關注程度。
命題辯論:通過命題辯論考查學生與辯論主題相關的背景知識、聯想力、反應能力、語言魅力及語言邏輯能力。
命題寫作:考查學生對影像的描述能力,組織事件和情節、人物關系及細節描述的能力。
口試:全面考查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特長及人格魅力。可自帶美術、攝影或已發表的文藝作品,也可展現個人才藝。
4.攝影學院攝影專業媒體影像制作方向
本專業培養具備媒體影像制作學科專業素養和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培養學生創意、創新和創業能力。媒體影像制作專業是適應創意文化產業大發展時代所需要的一個新型、特色專業,是應傳媒事業發展需要而創辦的一個具有很強專業針對性的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專業。
本專業以培養媒體影像制作專業人才為目標,是整個媒體影像傳播系統的內容制造者,是媒體影像的基礎與核心。配合國家媒體及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趨勢,專業發展前景良好。通過系統的專業學習,使學生具有良好的人文與藝術修養,熟悉并掌握傳媒行業的基本技能、熟練掌握媒體影像制作技術和媒體影像制作理論,適應媒體藝術創作,勝任創意策劃,媒體相關教育等方面工作。
考試內容
一試:命題故事講述考生按照抽取的題目,準備一段時間后,進行2分鐘以內的故事講述。考查學生的想象力,語言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以及考生面對壓力時的心理素質;
二試:專業基礎知識以不同題型組成的完整卷面,主要考查學生對當前媒體傳播領域的敏感程度、對新聞事件的分析能力、文字寫作能力、對影像造型的基本認識、計算機常識以及攝影基礎知識;
三試:面試主要考查學生的文藝綜合素質、外語、邏輯思維能力;發現不同考生的特長,允許考生進行現場才藝展示。
5.文學系戲劇影視文學專業電影創意與策劃方向
本專業方向既充分發揮了文學系原有三個專業方向的傳統優勢,整合精品課程,強化實用課程,最大限度地發揮教師的學養專長;又洞察影視文化發展的新形態,積極探索電影創意與策劃學的理論趨勢和行業規范,為策劃學補充新內容,開拓新領域。
本專業的學生將系統掌握影視劇作理論、電影創意與策劃理論、影視文化與傳播理論,并具有一定的劇本寫作技能。全方位地了解國內外影視文化市場的發展趨勢,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獨立分析的頭腦,具備策劃和運作電影、電視劇項目的能力,能夠勝任國家文化部門、影視機構的藝術策劃、影視編導等工作。
考試科目介紹
初試:閉卷筆試《材料分析》考生根據試卷提供的題目,分析有關材料,按照試卷的具體要求,回答問題或寫分析性文章。主要是考查考生對生活的感知力、觀察力、想象力,考查考生對電影劇本、電視劇劇本、小說等敘事文學的認知程度,考查考生對文化現象、影視信息、社會事件等的關注和理解程度。
復試:閉卷筆試《影片分析》考生首先觀摩一部影片,或觀摩幾個影片片段,然后按試卷要求,寫一篇或幾篇分析觀摩內容的短文。
主要考查考生對影片內容的自我感受和獨到見解,以及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考生應該從影片或影片段落所提供的主題立意、情節脈絡、人物性格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合情合理、有理有據地完成短文。
三試:了解考生綜合素質考試時,考場中將有五位考官與你面對面交流,提出一些電影、文學、藝術、生活、社會現象等問題,請你即席作答。這項考試的考查點是了解考生的綜合素質,包括性格氣質、意志品質、道德情操、藝術悟性、影視知識儲備、文藝修養、外語水平等諸多方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