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一電動車駕駛人在機動車道上逆行,不服從交通管理竟對協警拳腳相加,之后被予以行政拘留。該電動車駕駛人不僅對自身生命不負責任,同時也破壞了公共秩序。如果說該駕駛人沒有按章行駛是一種無知,那么暴力抗法就是另一種無知。本來接受處罰并不嚴重,但使用暴力解決問題發生了性質變化。希望人人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做一位遵章守法的文明人。
很多地方經常出現前腳有人清理,后腳有人破壞環境衛生現象。環境污染者的不自覺,根源在于內心不文明。環境衛生建設是體現城市文明程度的一個重要標尺,要講究廣度、深度以及持久性。所謂廣度,就是涉及到各行各業和具體到每個人都要管理好環境衛生。所謂持久性,即為要用切實有效的行為去保持長期維護好環境的習慣。所謂深度,則是要求每個人發自內心地去自覺創建和維護公共環境。將自己的方便建立在損害公共利益之上,公眾的矛頭勢必直指環境污染者的內心丑陋。
不僅僅是街道需要疏導和清理,我們的思維觀念更需要疏通,去糙存精,主動投入到和諧文明工作中去,避免死灰復燃。
又悉,一剛從學校懵懂步入社會的女孩“賣處”意外懷孕,事后陷入迷茫。真是怒其不爭,哀其不幸。然而,對于沒閱歷無經驗的她,我們應持什么樣的態度對其影響非常重要。倘若社會拋棄她,其人生就像孤帆漂泊在無邊汪洋,毫無方向。當然,我們希望她能自我批評和深刻反省,主動尋求相關部門和專家的扶助。她還應現身說法,教育和警戒更多年輕人不要重蹈覆轍。當問題已經發生,盡管我們難以隱忍,但不要一味指責,而要有足夠的理解和包容,去扶助這些不諳世事的年輕人解決現實問題,擺脫困境,重新做人,這也是構建和諧文明社會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