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hkwb.net/content/2012-08/15/dad5ffae957816f9bfe8303589427258.jpg)
每年暑期,都有不少家庭因為孩子溺亡而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孩子們脫離了學校的監管,家長又多忙于自己的事情。缺乏約束和安全意識的孩子在玩水天性的驅使下,喜歡到野外的水庫、河流、池塘游泳,極易發生溺亡事故。
頻頻發生的暑期溺亡事故,為孩子們的生命安全敲響了警鐘。記者調查發現,家庭和社會安全監管的缺失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
噬命的水岸
暑期天氣炎熱,對孩子而言,下水游泳是不可抵擋的誘惑,未加防護的水岸,卻成了“謀殺”孩子最為兇險的深淵
8月1日傍晚,正是吃晚飯的時間,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團結村西北五隊兩個家庭中兩個不滿三歲的孩子雙雙在村口的魚塘溺亡。出事的那天,他們的爸爸媽媽都不在家,兩個孩子由各自的奶奶帶著。
傍晚6時30分左右,小恒的奶奶在廚房里忙碌著,一不注意,3歲的孫子小恒就自己一個人出去玩了。兩歲半的小女孩小琴也在這時候出了家門,她跟叔婆打了招呼,說她的小自行車壞了,她要推去給修車師傅修,之后就沒人再見到過小琴的身影。
小恒的奶奶做好飯后,看到小恒不在家,就端著飯碗出門,到處喊小恒要給他喂飯,卻一直沒人應答。這時,有村民看到兩具小孩的尸體漂浮在村口池塘的水面,便趕緊跑進村內喊人。
6時50分左右,小琴和小恒被村民從村口的魚塘里撈了上來,兩個小小的身體已無生命體征。小恒的小涼鞋就放在了魚塘旁邊的沙堆上,不遠處停放著小琴的小自行車。
“他們可能是在魚塘邊玩沙子,后來手臟了要去洗手,然后不小心掉下去了?!贝迕窭钕壬聹y。事實上,沒有人知道這兩個小孩是怎樣掉進魚塘的。
記者看到,這個魚塘位于團結村村口,是進村的必經之路。魚塘邊的道路硬化很好,村民們平常都會來這里休閑??沙说桶乃鄧鷻谕?,魚塘邊上并沒有其他的安全防護設施。更危險的是,魚塘靠近進村公路的一邊,防護欄斷開,形成了兩個約兩米寬的豁口。孩子就是從其中的一個豁口掉入魚塘溺水身亡的。
遇難孩子的家屬都認為,養魚場管理和安全防護措施的疏漏奪走了自己孩子的生命。
“護欄低,還有缺口,魚塘的水又深,非常危險。”一個村民如是描述噬命的魚塘。記者拿了根竹竿試了一下魚塘邊的深度,足足有1.5米深。村民們告訴記者,這只是邊緣處的深度,到了魚塘中央,深度可達3、4米。
“這里連個指示牌都沒有?!贝迕窀嬖V記者,兩年前改建魚塘時,就有人提議要建防護設施,以免出現意外,魚塘改建好后,卻一直沒有行動?!敖o村委會反映了很多次,可是一直沒有人理?!?/p>
頻發的悲劇
僅在從化,每年暑假至少有10多個孩子溺亡,大多數溺亡的小孩都是離開了家長的看管視線,自己去小河小溪游泳
暑假中的孩子們脫離了學校的監管,家長們又常忙于自己的事情無暇顧及孩子的暑期生活,去水庫、河邊或是池塘游泳戲水成為孩子們消暑的一大選擇。
小江和小輝(均為化名)是河源市紫金縣的一對雙胞胎兄弟,16歲的他們上初中了,爸爸媽媽在外跑運輸,平時很少有時間顧及他們,兩個孩子幾乎處于“放養”狀態。7月中旬的一天,天氣炎熱,下午時分,兄弟倆跑到家附近的白溪水庫游泳,這一去就再也沒有回來。
和小恒、小琴一樣,雙胞胎兄弟是怎么溺亡的,也沒有人知道。等到家里人發現他們兩個不見了,一路找到水庫時,找到的只有他們留在岸邊的衣服和鞋子。
類似的悲劇不勝枚舉。8月7日晚19時許,從化市呂田鎮古田村的3名小女孩在沒有大人看管的情況下,結伴在村內一小溪內游泳,不幸都溺水而亡。當晚21時05分,3名溺水女童先后被打撈上岸,經證實均已死亡。3個女童年齡從10歲至13歲不等,都正在讀小學。
值得注意的是,溺水的未成年人里,農民工子女和農村孩子所占比例突出。
從化市公安指揮中心王副主任向南方日報記者介紹,僅在從化,每年暑假至少有10多個孩子溺亡,大多數溺亡的小孩都是自己去小河小溪游泳,而不是去正規的游泳場,離開了家長的看管視線。
從化市公安指揮中心的王副主任強調,孩子缺乏正確的救護知識,落水后因為害怕,沒有辦法冷靜,即使水不深,也會因為胡亂的踢蹬耗盡體力而溺亡。
“游泳要在家長的陪同下,去正規的游泳場,不要私自下河。同時,要告訴孩子,遇到危險如何自救?!彼硎?,除了家長要加強看管,擔負起監護的責任,對孩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要。
廣州市公安局也專門發微博告知,隨著天氣日趨炎熱,下水游泳的市民增多,由于部分市民安全意識薄弱,導致溺水死亡事件頻頻發生。
為避免悲劇再次發生,廣州公安提醒大家,市民夏天游泳安全不可忽視,強調“不要獨自一人外出游泳,未成年人須在家長陪同下到有救生員的正規泳場游玩”。
另外,廣州市公安局還強調了幾點游泳的注意事項:“不要到水庫、湖泊、江河等不摸底和不知水情的地方去游泳;下水前要做準備活動,飯后、飲酒和身體狀況較差者不宜游泳,水性不佳者不宜到深水區游泳;游泳時不能逞能,不要貿然跳水和潛泳,不能互相打鬧,更不要在急流和漩渦處游泳。”
缺失的生命圈
家長的疏忽、野外的池塘、未加防護的河岸和水庫,成為隱藏在孩子們身邊的噬命殺手,監護到位必須努力
縱觀最近的這幾起兒童安全事故,記者發現,家長的疏忽是造成悲劇的重要原因。
8月5日,家住廣州市白云區石井鎮的8歲小男孩佳樂,和哥哥趁著爸爸媽媽午休的時候,跑到鴉崗大道的河邊玩,玩了一會兒后,小佳樂自己一個人順著樓梯走到河邊洗腳。
前幾天剛下過雨,被河水浸過的樓梯長滿了綠綠的青苔。正是這些青苔讓小佳樂腳下一滑,掉入了河中。哥哥看到弟弟失足掉入水中后,趕緊跑回家去喊爸爸媽媽,可是,小佳樂等不到爸爸媽媽來救他,永遠地離開了。
花都的小恒和小琴出事那天傍晚,他們的父母也都不在家:小恒和小琴的媽媽都是一家電器城的售貨員,當晚去了單位開會;小恒的爸爸正在江門新會市出差;而小琴的爸爸則還在附近的新華市場加班。
孩子們只能留給爺爺奶奶帶,而年邁的爺爺奶奶因為各種原因照顧不周,結果釀成了死亡悲劇。
除此之外,野外的池塘、未加防護的河岸和水庫,都成為了隱藏在孩子們身邊的噬命殺手。蘭州大學教育學院講師王茜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暑期未成年人溺亡事故頻發,與充滿危險的外部環境脫不了關系。
她認為,相關單位應該提高暑期的警戒意識,充分預估到可能存在的危險,改善設施,增加防護,消除那些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將事故發生的概率降到最低。
王茜認為,全國各地都存在暑期未成年人溺亡事故頻發的狀況,“這些事故之所以頻發的原因有二:第一,外部環境越來越復雜,隱藏著很多不安全因素;第二,家長監護不力,而這是最重要的原因?!?/p>
在她看來,青少年天性好動,對外界有強烈的好奇心但心理不成熟,他們想去探尋但又缺乏理性、缺乏保護自己的意識,因此會給自己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險,“這就需要家長長期持續有效的監護”。
“現在很多家長一心工作,想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最后卻導致悲劇的發生。所以,監護要做到位也是不容易的,但是又不得不努力去做?!蓖踯绫硎?,家長的監護才是主動的,做再多的預防,給青少年灌輸再多的安全知識,都是被動的,都沒有家長長期持續有效的監護有效。
王茜提到,學校的安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預防安全事故發生的作用。小佳樂的舅舅也認為,學校的安全教育非常重要。他告訴記者,他的孩子馬上要上初中了,每年寒暑假之前,學校都會向家長發放“安全責任書”,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假期安全。安全責任書’一般會包括‘不要讓小孩私自到河塘水庫游泳’之類的內容?!痹谒磥?,“這點非常好,至少給家長提了個醒”。
在番禺區某幼兒園從教的譚老師告訴記者,她們幼兒園從小班起就對兒童進行了必要的安全教育,主要是防火防水之類的?!半m然小孩子可能不太懂,但有總比沒有好。”譚老師說。
農村孩子溺水多 公共服務不平衡
記者手記
溺水已成為中小學生暑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殺手。溺水的未成年人里,農民工子女和農村孩子所占比例突出,這在深層上也折射出社會公共服務不平衡的現狀。
當前我國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一些邊遠農村學校和農民工子弟學校的條件盡管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和城市學校相比,學校安全教育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一些農村學校和農民工子弟學校,安全監督和安全教育存在盲點是不爭的事實。這造成一些青少年安全意識淡薄,自我保護和救護知識匱乏,導致安全事故在農村孩子和農民工子弟中頻發。
其實,大多數孩子都可能對水習慣性親近。但是,大多數農村和農村學校都沒有游泳池,也沒有開設游泳課,打工子弟學校的狀況也同樣如此。
公共基礎設施的匱乏,把更多農民工子女和農村孩子推向了危險的“野外游泳池”。暑天炎熱,農村學生及外來人口子女只能到溪流、河塘、水庫游泳,而這些地方情況復雜,極易造成安全事故。
再加上農民工子女跟隨父母務工,父母忙于打工一般都沒有時間照料孩子。而農村留守兒童更難得到來自家長的有效監護。
長期以來,政府的公共文化體育衛生事業投資項目往往集中在城市,而忽視了農村孩子的需求。為了解決暑期溺亡事故頻發的老問題,需要整個社會資源更多地照顧這些廣大農村里的孩子。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