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商學院正力圖通過吸引更多的外國學生來提高辦學質量。
與其他行業一樣,中國的高等教育已有了全球視野,國內學校希望增加國際MBA項目的海外學生人數。
領軍的是麻省理工—清華國際MBA項目。該項目是清華大學(招生辦)經濟管理學院和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學院的合作項目。1997年開設的這個著名MBA項目,今年將繼續增加外國學生的招生數量,使其比例達到50%以上。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報考清華MBA的外國學生人數有所增加,而整體國際項目的招生人數卻減少了,這樣國內與海外學生的結構發生了變化。
清華—麻省理工國際MBA項目主任毛東輝說:“我們在減少學生總人數的同時增加了外國學生的比例,以改善IMBA項目的整體質量?!?/p>
“我們希望這些措施將豐富IMBA項目的文化交流和資源,因為教師和課程的數量是不變的?!?/p>
26歲的清華大學2011級IMBA學生石艷亭說,外國學生數目的增加可以提高國際項目的吸引力和有效性。“IMBA項目因多元文化區別于普通的MBA課程。和大部分文化背景迥異的國際同學常有的辯論,大大擴展了我們的視野?!?/p>
另一方面,IMBA項目的中國風味,對外國留學生是一大吸引。
“我們不同于國外的MBA學校的是,我們可以利用中國在全球的獨特地位,”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院長錢穎一如是說。
“基于中國國內市場的快速發展,清華旨在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和中國洞察力的未來商界領袖”,錢穎一說。
自2008年以來清華大學努力改革課程設置,更加重視職業道德和領導力開發,“使項目更加面向中國”,錢穎一說。
該項目案例分析用的大多是中國企業的實際經驗,“引進真正商業世界的學生,對外國學生很有吸引力也很重要。”
該項目還鼓勵IMBA學生參加各項課外交流活動。
例如在2月,13個IMBA學生花了一個星期時間參觀考查了重慶當地企業和工業園區,并與當地的政府官員,工業園區領導和跨國公司如惠普有限公司的高管會談。
“我來清華求學是為在中國未來的職業生涯做完美的準備” 28歲的張立文也參加了重慶行,去年來清華大學之前他在美國生活了20多年。
“雖然中國的MBA學校不如海外商學院成熟,但可以提供更多的機會接觸真正的中國商界,因為有本土的便利性?!?/p>
在學校的鼓勵和幫助下,張立文還在今年四月發起并組織了一項名為“清華領導力項目”的活動。在為期四天的時間里,張立文與幾個隊友帶領約30名來自清華大學的學生,參加教授和企業家提供的培訓課程。
“通過這些活動,我不僅鍛煉了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也接觸了真正的中國商界,了解到掌舵人的觀點和專業眼光,這在我畢業后會非常有用,”張立文說。
鄭逸慈,31歲,馬來西亞人,目前正就讀清華IMBA項目。他說即使畢業后不在中國工作,IMBA項目對外國學生也有很大幫助。
“中國IMBA的學校提供了許多交流項目,如給學生提供在中國大企業實習的機會。即使我們畢業后離開中國,有中國的經驗我們回到自己的國家與同齡人競爭仍有優勢?!?/p>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今年已開始與學校其他學院如藝術與設計學院和醫學院合作,為MBA學生提供雙學位碩士課程。
“這些措施使清華IMBA學生能發展和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錢穎一說。
去年申請清華IMBA項目的外國學生人數比2006年高出70%。從美國和歐洲來的學生比例去年為30%,2006年是20%。
在其他商學院,如總部位于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外國學生的比例從2005年的20%上升到去年的39%以上。
中歐副院長兼教務長約翰?奎爾奇在3月份表示,“中國不僅增加了本國人民的受教育機會,也為想了解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之一的留學生提供了受教育機會。來中國MBA學校學習的留學生人數肯定會上升?!?/p>
但一些分析人士警告說,國內MBA學校要追趕國外一流商學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私人非營利政策研究機構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IMBA項目的質量取決于教師的質量,而不是國際學生的數量。
“清華IMBA項目招收更多的外國學生,可以給人留下該項目真正國際化的印象,”熊說,“但對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是項目里有沒有一流的教授以及在畢業后的就業前景。”
尤金?李,美國馬里蘭大學大學學院的經濟學教授說,一流的商學院如哈佛商學院也在中國提供課程和項目,國內MBA學校的前景正在變強。
“說實話國外的MBA院校在全球有更好的品牌認可度。國內MBA學校歷史較短,尤其在師資方面競爭力較弱?!崩钫f。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高健說,清華大學一直在尋找機會邀請知名學者來校任教。
“清華趕上頂尖的商學院如哈佛商學院的最大挑戰是沒有全球公認的知名教授。我們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來擴大我們的全球著名教師隊伍,還將繼續努力?!备呓ń淌谡f。
過去五年中,清華大學已招募了至少60名有海外學位的教授。
“考慮到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只有150多名教師,這個比例是很高的?!备呓ń淌谡f。
托德?巴拉澤維克協助此稿。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