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大學生求職培訓機構打擦邊球 忽悠大學生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2-08-27 15:33

      接觸過轉折號的多位媒體記者認為,該公司游走在法律邊緣。“一位工商局領導說‘投訴這么多,肯定有問題’,但工商部門都拿它沒辦法。”曾在2009年報道雙引號的一位記者說,一些媒體后來只發了內參。

      有人發現,事實上,一些媒體質疑轉折號的問題,有的并非硬傷或已在改善——

      有媒體發現,轉折號未在教育部門登記,對此,北京莫少平律師事務所肖文彬律師指出,大學生求職訓練機構多以公司的名義存在,主要經營范圍是求職訓練,這與以培訓職業技能、職業資格為主的民辦學校還是有一定區別。“后者根據民辦教育促進法是需要社會力量辦學許可證的,對前者卻沒有明確的法律規范。”

      有報道稱,轉折號未開展培訓或場地不佳,但筆者發現,這些地區的轉折號如今均有為學生提供演講、溝通、禮儀、戶外拓展等課程,地點設在酒店或公園。

      亦有新聞爆料,根據合同,學員若退款需支付30%高額違約金及其他費用。筆者日前比對了轉折號多個版本,發現這條備受爭議的條款在新版中已被刪除。

      但,大學生反映被忽悠的情況仍然沒有停止。

      “它在打擦邊球。”席蘊俊說,從法律上看難以判定轉折號違法,“但我覺得,他們不是誠心做培訓的。”他認為,如果是誠心,何不在宣傳上公開他們的課程、價格、上課時間、地點及老師,讓學生事前知曉,沒必要遮遮掩掩,“不少培訓機構都是這樣的。”

      多位高校教師亦表達了憂慮。新學期將近,上海大學社區學院一位教師給筆者發來短信:“希望媒體一查到底,別讓大學新生年年受害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中國青年報] [作者:] [編輯:韓靜]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