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娃家門口能上優質校天津市靜??h推進義務教育學?,F代化建設采訪紀行
西雙塘小學是天津市靜海縣一所普通的農村學校,走進校園記者看到,從教師辦公室到學生教室全部為地熱式供暖,每間教室都有柜式空調、多媒體教學設備,造價160余萬元的塑膠操場在農村格外顯眼……該校校長李金振深有感慨地告訴記者:“這都得益于縣里實施的義務教育現代化建設達標工程,如今我們這所農村校的教學條件比縣城的一些學校還好!”
在靜??h,像西雙塘小學這樣的學校還有很多。近年來,該縣抓住天津市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的契機,先后投資1.5億元完成了126所義務教育學?,F代化達標建設,初步實現了城鄉同步推進,加固維修和現代化達標建設捆綁前行,薄弱學校和基礎較好學校均衡發展的工作目標。
校園環境變化翻天覆地 城鄉辦學條件更趨均衡
“學校變得漂亮了,還有那么多電腦、大屏幕電視……”“我發現老師們開家長會時的精神頭都足了,講的教育孩子的方法還真好!”兩位剛剛參加完團泊鎮中學家長會的家長邊走邊聊著。經過現代化學校達標建設,團泊鎮中學確實變樣了,學校在硬件建設上投入近120萬元,班班安裝了大屏幕電視,新建了透視圍墻、文化長廊,改造了鍋爐房取暖設施,整修了操場,粉刷了內外墻……
靜??h在達標建設過程中,學校硬件條件的提升一直與全縣校舍加固維修工程捆綁進行。2009年,投入1.23億元,完成48所學校的加固維修;2010年,投入1.52億元,完成38所。2010年通過驗收的44所現代化達標學校,共投入資金4500萬元,新購教學儀器、圖書和設備;還投資近1000萬元,加強了學校保安隊伍和警務室建設,安裝視頻監控報警系統,全面提升了學校安全水平。
達標建設工程修補了許多農村學校的歷史遺留硬傷。靜??h唐官屯鎮趙官屯小學、中旺鎮姚莊子小學等4所學校一直被稱為操場“老大難”學校,長期存在著面積偏小、地面不平整等問題。比如趙官屯小學,學校操場涉及附近的兩個村子,一直無法協調。推行達標建設工程后,校長姚玉佐親自到兩個村子,一家一戶地給村民做工作,宣傳現代化達標工程的要求和意義,終于把村民感動了,兩個村子共同為學校修建了操場。看著學生們終于能在操場上自由地奔跑,姚玉佐感到無比欣慰。
“過去,孩子在這上學我都有點擔心。經過現代化達標建設工程,教學樓堅固了,校園環境也漂亮了,家長們的心終于落地了,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也能上優質學校了?!彪p塘鎮楊家園村村主任看到楊家園小學的變化,由衷地感慨。
靜??h教育局局長孫開祥說:“義務教育現代化達標建設,進一步縮短了城鄉差距。尤其在農村校辦學條件提升方面,靜海用1年時間干了5年甚至10年想干都沒有干成的活?!?ā??俰???建了操場。看著學生們終于能在操場上自由地奔跑,姚玉佐感到無比欣慰。
“過去,孩子在這上學我都有點擔心。經過現代化達標建設工程,教學樓堅固了,校園環境也漂亮了,家長們的心終于落地了,農村孩子在家門口也能上優質學校了?!彪p塘鎮楊家園村村主任看到楊家園小學的變化,由衷地感慨。
靜??h教育局局長孫開祥說:“義務教育現代化達標建設,進一步縮短了城鄉差距。尤其在農村校辦學條件提升方面,靜海用1年時間干了5年甚至10年想干都沒有干成的活。”
學校管理水平整體提升 校園文化特色各自凸顯
一直以來,城鄉學校差距還體現在學校管理上。各學校,尤其是農村校的校長,更是此次達標建設最大的受益人之一。
“這個過程對于校長來說不僅是一次培訓,更是一次綜合素質的提高。”大邱莊鎮中學校長任超介紹說,通過達標創建工作,校長們對辦學理念、學校特色進行了系統梳理,努力尋求一條符合學校實際的、有益于師生發展的“一校一品”特色道路。
沿莊鎮東灘頭中學師生自己動手種樹3000多棵,校園被綠樹環繞,是一所“建在森林里”的學校,綠色環保的特色也基于此;黃岔小學利用緊鄰農田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建立勞動基地,開設校本課程,通過田間實際操作培養學生愛家鄉、愛勞動的品質,也成為學校的特色之一。
大邱莊津海小學緊緊圍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的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學校設有書法、繪畫、舞蹈、器樂、合唱、籃球、乒乓球、跳繩等活動小組,四年級以上的學生,人人會用豎笛吹奏歌曲;全校學生人人會跳繩(打乒乓球);全校學生人手一支鋼筆,從一年級開始訓練硬筆書法。長期不懈的特長生培養,不但培育出了德才兼備的學生,也為津海小學贏得了一個又一個的榮譽。
作為全國科技教育示范基地,實驗中學投入20多萬元,裝備了2個科技創新、探究實驗教室,一個勞技室,一個展示室,為科技教育的迅速發展打牢了基礎。學校2009年申請的“近郊農村理化生實驗模型再現與孵化室”科技項目被批準立項。
不斷打磨教學能力 不懈堅持素質教育
“此次達標建設過程也是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一次全面深化?!嫦蛉w,精講多練,師生互動,技術運用’等標準都是按新課程教學理念制定的,教師向現代化標準靠攏的過程,就是推進素質教育新課程改革的過程。特別是年輕教師,在經歷了整個過程后,對課標、課程、課堂,以及對學生的關注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孫開祥介紹說。
縣教研室為使參加達標創建活動學校的每個學科教師都達到“高效課堂”的標準要求,連國慶節長假期間都積極提供“菜單式”服務。臺頭鎮中學的歷史、生物、英語學科比較薄弱,學校提交此“菜單”,教研室的各學科教研員“隨叫隨到”,通過說課、聽課、評課等環節反復打磨課程,確保每位教師均達到“高效課堂”標準。
為整體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力求教育均衡,靜??h始終堅持發揮教育協作區作用,充分發揮開放辦學、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整體提高的教育效能;統籌配備師資,近幾年招錄的新教師,全部分配到農村學校任教;從2009年開始,在鄉鎮范圍內對農村較為缺乏的藝體教師實行“走教”制度,兩個學校巡回上課,使課程得到全面落實;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教研室編輯了《靜??h中小學“主體—和諧—高效”教學模式舉要》一書,使學校、教師能更加直觀地了解該教學模式的操作要點,推動了模式的普及推廣。
通過學校達標建設,靜海縣各學校對素質教育的工作要求和操作要點更加清晰,課外活動豐富多彩,“兩課兩操一活動”得到全面落實,在藝術和體育方面均取得顯著成績。
鈴聲一響,蔡公莊鎮中學的學生就自覺地到操場上活動,“大課間”已成為學生每日的必需。學校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由學生自主選擇足球、籃球、單杠、跳繩等項目。學校400米跑道的標準操場,為學生提供了充足的活動場所。如今,這樣的“大課間”幾乎出現在靜??h的每一所學校。
正是由于不斷強化學校藝術體育工作,鼓勵特色發展,該縣學生個性特長得到了充分培養和展示。該縣連續10年獲藝術節活動市級優秀組織單位,有120個文藝節目和3200件藝術作品獲得市級以上獎勵。(記者李丹 柯進 紀秀君)
?。ɡ畹?柯進 紀秀君)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