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學校收費再成焦點 別讓亂收費毀掉教育公正面容
    來源:新華網  作者:  時間:2012-08-30 15:52:29

      核心提示:

      快開學了,各類學校的收費問題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以往各種亂收費、高收費的教育亂象一直讓開學前原本應該輕松歡樂的氛圍被家長焦慮、孩子憂愁的高壓心理籠罩,教育不公平、上不起學等問題也讓教育飽受詬病。又是一個開學季,在中央及各地不斷監管、嚴查下,亂收費頑疾有所改善,但我們依舊不能放松警惕,在新學期來臨前,各地依舊需通過多種措施,力圖讓家長不再為學費愁,力圖還孩子一個簡單、輕松、有愛、公正的入學環境,別讓這一頑疾毀了教育本該有的平和面貌。

    遏制亂收費之風大家在行動

    每年的開學都是家長、孩子共同的老大難
      安徽列“七大禁區”整治高校亂收費行為
      記者從安徽省教育廳獲悉,近日安徽省教育部門和物價部門聯合加大治理教育亂收費力度,列出七大收費“禁區”,規范大中專院校收費行為,嚴禁以各種名義高收費、亂收費,要求存在問題的單位必須在秋季開學前整改到位。
      根據要求,安徽省各高校要切實規范收費行為,嚴禁無證收費,未按規定申請和變更收費許可證的要盡快辦理;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一律按《收費許可證》核定的項目執行,嚴禁擅立項目收費,對不符合規定的收費項目,要立即停止收取。
      北京:嚴禁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

      昨天下午,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治理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問題,聽取關于第四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籌備工作情況的匯報,討論通過《關于加強我市城鄉社區綜合減災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北京市綜合防災減災社區標準》。市委書記劉淇主持會議。

      治理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問題,歷來是基礎教育工作和糾風的重點。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治理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問題的意見》,從科學規劃學校服務片、落實公示制度、禁止選拔學生、規范特長生招生、嚴禁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會議強調,治理義務教育階段亂收費問題的根本措施,在于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辦好每一所學校,要通過推進名師同步課程和北京數字學校建設等信息化共享方式,努力實現教育資源均衡配置。

      成都132所公益幼兒園今秋免試就近入園

      昨天上午,成都市教育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2012年中心城區公益性幼兒園招生辦法作了說明。今年秋季,成都中心城區計劃有132所公益性幼兒園招生,提供招生名額6300多個。各公益性幼兒園將根據招生計劃,優先招收幼兒園所在社區、街道年滿3周歲,成都市戶籍的幼兒入園。若本片區戶籍幼兒報名數大于學位數,將采取微機排位等方式錄取。

      成都市教育局特別提醒廣大家長,公益性幼兒園將于6月16日—22日接受現場報名,6月23日公示報名情況。

      青海省教育廳:不得以跨區域為名收取學生擇校費

      為實現力爭經過3年到5年的努力,使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得到明顯緩解,使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不再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2月20日,省教育廳轉發國家三部委關于《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的八條措施》的通知,即日起,青海省將暢通渠道,設立舉報電話、信箱,引導社會各界和家長監督,抵制義務教育擇校亂收費行為。

    幼兒園亂收費尤不可輕視
      雖然從中央到各地,政府部門不斷出臺各類法規文件對教育亂收費進行遏制和嚴查,但這一頑疾依舊在某些領域、通過各種變相隱蔽的方式猖獗不斷,因此,要真正還孩子和家長一個安心的入學環境,入學收費之亂不可輕視,尤其是近年來愈演愈烈的幼兒園高收費問題,更是需要長期監管。

    幼兒園孩子現在的入園費動輒上萬
      北京21世紀實驗幼兒園園長、市政協委員朱敏提出,幼兒園收費標準有待調整,很多幼兒園可能面臨低質量運行的困境。建議提高收費,或者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幼兒園補貼。對此,眾多網友表示,不建議提高收費。目前,幼兒教育資金支出,在普通家庭總支出中占重要比例,且入園難現象嚴重,希望政府能加大補貼,解決幼兒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
      對于委員提高收費的建議,不少網友表示,北京的幼兒園收費并不低。一些網友還將幼兒園收費與大學生學費做比較,結果令大家有些吃驚。網友“豬頭的傻妞”說,“孩子讀公立幼兒園,一學期學費三千多,我跟他爸上大學時,一年才四千”。還有些準爸媽們表示,想到孩子上幼兒園心里就打憷,公立幼兒園擠不進去,私立幼兒園稍有些保障的要千元以上,放進那種每月兩三百元的黑幼兒園又不舍得。“都說上小學難,上幼兒園也容易不到哪兒去。”
      “金條”圍攻幼兒園 上幼兒園花費堪比大學
      幼兒園入學四大怪象:
      【怪象一】幼兒園招生“靜悄悄”:迫于“人數”壓力,記者了解到,越來越多的幼兒園“悄悄”招生,一些知名幼兒園不公布招生計劃,托了關系的家長就占滿了本不多的招生名額。

      【怪象二】“條子”圍攻幼兒園:記者調查發現,在廣州、深圳、中山、佛山等大中城市的部分優質公辦幼兒園招生中,“條子生”數量占有相當比例,甚至一所招120人的幼兒園收到的各種關系條子多達400張。

      【怪象三】學費贊助費都在漲:公辦園進不去,民辦園讀不起,這讓年輕的父母很“糾結”。

      【怪象四】幼兒園也有“預科班”:在排隊、找關系、民辦幼兒園學費高昂的“夾擊”下,這兩年流行起“幼兒園預科”。

      廣東禁止幼兒園收贊助費 禁辦興趣班

      禁收與入園掛鉤的捐資助學費、借讀費、贊助費等,在開園時間內不得辦興趣班另收費用……“入園貴”能否真正得到規范?記者接連兩天走訪各大幼兒園發現,公辦幼兒園對取消贊助費、提高保育費表示期待。然而,不少民辦園園長卻表示,意見稿中的一些禁收費項目讓他們感覺壓力巨大。更有民辦園園長認為,此政策有點“一刀切”的味道,假如沒有足夠的補貼,一些小型民辦園將出現“生存危機”;而家長們對該政策的出臺則普遍持觀望態度,擔憂政策難以得到落實。

      對于亂收費問題,一些教育機構不僅沒有正視自己的錯誤,還拋出“沒收多少”的荒謬論調。2011年8月,湖南省教育廳新聞中心主任李讓恒日前在接受湖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頻道瀟湘之聲記者采訪時,力挺高校的亂收費,說“1萬塊錢,不算大事”。這句話深深刺痛了家長與孩子的心,不能被社會接受,因為,收費之亂象,與數量無關,一塊錢也是大事!

    教育機構巧立各種名目斂財

      丁洪先:

      無論李讓恒是不是教育廳官員,“1萬塊錢不算大事”的邏輯都可怕得讓人心驚。即便李讓恒只是外聘人員,但其并非孤立的存在,其身處于教育廳的工作環境,其言行必然受到這教育主管部門乃至整個社會風氣的影響。以此而言,無論李讓恒是否正式官員,其言行都足夠令人警醒。

      可以想象,當一個政府人員也不把1萬塊錢放在眼里,那么無論是貪污受賄還是亂罰款、亂收費,只要數額不大,在很多人看來就不是問題。俗語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而在這里,善惡的性質似乎已經不再重要,“惡小而為”,不當回事,甚至成為一種潛意識。也只有在這種人看來,1萬塊錢不算大事的“雷語”才會脫口而出。

      由此,若問“1萬塊錢不算大事”是如何煉成的,恐怕離不開監督、監管的缺位,法治懲處的蒼白。個人自律靠不住,當相關制度機制對于權力的制約太過乏力,才會有人不把1萬塊錢放在眼里,而不管這1萬塊錢是在亂收費還是在貪污受賄。

      事發后,相關部門又是通報批評,又是重申對亂收費的嚴厲態度,這些“滅火”措施固然重要,但恐怕更要直面用人問題,改革規范用人機制,在此基礎上,以制度改革改善逐步消除“1萬塊錢不算大事”的滋生土壤。當亂收費1萬塊錢都不算大事時,敲響的實是沉重的社會警鐘。

      王軍榮:

      老百姓深受亂收費之苦,無論是中小學,還是大學,不知道被亂收了多少費。2006年9月,發改委公布全國價格舉報的六大熱點,教育亂收費蟬聯首位。去年,發改委等七部委聯合開展教育亂收費專項檢查,查出教育亂收費逾21億元。最近幾年,評選出的中國十大暴利行業,教育這個行業也是年年名列前茅。

      教育亂收費已經治理了N年,真不知道何時才是個盡頭?而這個李讓恒的“1萬塊錢不算大事”,實實在在刺痛了民眾,刺痛了這個社會。

      期望:

      教育亂收費、高收費一直是妨礙社會良性發展的頑疾,它不僅使原本應該公平的教育資源開始失衡,同時也對助長一些社會不良風氣起到了推波助瀾的效應,在這一過程中也使平和、有愛的教育精神面目全非。近年來國家及地方不斷出臺各類文件嚴查嚴辦教育領域的這一亂象,在又一個即將開始的秋季入學時節,期待這些舉措和監督管理能還孩子、家長一個輕松、簡單、公正的入學環境。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