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邊是不收學費的國學課程,一邊是價格不菲的英語培訓;一邊是報名學員寥寥無幾,一邊是招生接待門庭若市。近日,海南大學的一些碩士研究生為推廣國學,自發組織開展為期4個月的免費國學授課。雖然不收學費,但并沒有引起多少家長的興趣。他們認為,讓孩子上英語課、數學課比這些課程重要多了。
現狀 “之乎者也”遇冷“ABCD”火熱
“為方便學生上課,我們特別將教室設在海南師范大學旁板橋路口雅典藝術學校內的翰香學堂。這一片中小學云集,聽課地點近,又是完全免費的課程。可沒想到既使這樣,報名的人數還是這么少。”海南大學碩士研究生徐同學無奈地說,近日他們自發組織公益教學活動,設置了為期4個月的免費國學課程,可一番招生下來,報名的只有3人。
“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英語課程卻炙手可熱。”徐同學說,一名家長在學堂選擇為孩子報課外輔導,雖然覺得免費上課的國學很誘人,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讓孩子學英語。他說,孩子在這里一邊看動畫片一邊學英語,一學期下來,學會了不少英語句子。“而學國學,之乎者也的,能用來干什么?”一番話反問過來,將徐同學的心境攪得五味雜陳。
家長? 國學沒“實用”內容,對升學無用
????記者隨后通過走訪市內的一些課外培訓機構了解到,很多家長給自己的孩子報了各種文化課培訓課程,有的甚至還報了舞蹈、鋼琴等藝術課程。在家長眼里,孩子學英語、數學,甚至舞蹈、藝術等才是更加“實用”的內容,而國學則“作用不大”。一名家長甚至表示:“國學既不能幫孩子提高學習成績,也很難幫孩子成名成家,學了也白學。”
與此同時,記者也發現,許多家長對國學的認識不足,甚至存在偏見。“國學?那是什么東西?”“論語?就是道德教育課吧?”“中庸?是教人當‘老好人’的嗎?”連日來,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名給孩子開學報名的家長,了解國學的可謂寥寥無幾。
反思“無用之物”的厚積薄發之力
“很多家長覺得學習國學無用,其實將眼光放長遠些,國學不僅能讓孩子懂得做人道理、行為處事準則,還蘊含了深邃的人生智慧。小到學習、工作、與人交往,大到經商、從政都能在其中受到啟發。”多年從事國學推廣的申元凱老師表示,很多家長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在未來擁有美好的人生。但由于自己經驗的限制和社會潮流的左右,家長們自己想給的往往擋住了孩子們真正需要的。
“中國近現代的許多偉人,如文學家魯迅、郭沫若,科學家錢學森、竺可楨,商界巨子李嘉誠等都有著堅實的傳統文化基礎。正是這些在現在很多家長看來的無用之物,給予了他們厚積薄發的力量。”申老師告訴記者,楊振寧先生在《父親與我》自傳中就特別提及一件事,在中學階段念書時,父母曾要求他背誦《孟子》。當時的他沒有選擇說不的權利與勇氣,只好勉為其難,把整本《孟子》裝進記憶中。在成年之后,《孟子》居然成為他做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每遇困難,他都會在《孟子》中找到答案。
期待有更多人逐漸走進傳統文化
“免費竟招不上來學生,我們也在內部找了原因。國學在家長心中的知曉率不高,可能是宣傳不到位。”徐同學說,雖然目前他們對學員的規模并不滿意,但是他們對國學的未來充滿信心,因為國學自身的魅力,會讓越來越多的人走近它,真正了解它。
當然,他們的信心來自于家長和孩子的良好反饋。今年暑期他們就曾開設免費國學,盡管招收的學生不多。但課程結束后,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發生了令人欣慰的變化。“以前去各種輔導班,孩子的技能學了不少,但卻不懂為人處世的道理,在家對長輩和老人大吼大叫,一點不順心就發脾氣,大人們的付出在他們看來都理所應當。現在,雖然只學了一個暑期的國學,但比以前更加有教養。”李女士說,受女兒的影響,現在他們夫妻倆也開始關注國學了。
申老師告訴記者,現在海南正逐步在中小學試點國學課程。期待不久的未來,能有更多人走近我們的傳統文化。
又訊(記者張楊)近日,由海南大學碩士研究生組成的義務教學團隊在板橋路(海南師范大學旁)雅典藝術學校內的翰香學堂開展為期4個月的免費教學活動。
據介紹,該義務教學活動包括面向中小學生的國學《論語》解讀,面向初中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訓練和面向初高中生的學習技巧講座。《論語》授課時間為9月8日起每周六8:30—10:00;英語授課時間為9月23日起每周日8:30—10:00;學習技巧講座時間為9月9日、16日8:30—10:00。報名需提前3天預約,電話:13005058172。(記者張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