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今年36歲的余婷,200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從華中師范大學畢業。2007年,懷揣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她進入海口市金盤實驗學校擔任數學教師,現任學校初中數學組組長,因其做事嚴謹、雷厲風行,學生們給她起了一個親切昵稱——“余哥”。

    趴地上與孩子互動 海口市特殊教育教師群像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時間:2012-09-07 16:07

    ????海口網9月7日消息 當普通學校的老師在感嘆“桃李滿天下”時,有誰知道,讓一名聾啞兒童考上大學是多么不容易!教一個“de”的發音要花一個星期,如果學生低下頭就不能“聽”講……雖不能桃李滿天下,但只要孩子們發出一個簡單的聲音,就足以讓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開心好幾天。讓我們走進海南省海口市特殊教育學校,傾聽這一群平凡又偉大的特教老師們質樸的心聲。

    校長賴亦萍家里有個“第二辦公區”

    ????9月6日,記者走進位于府城薛村里的海口特殊教育學校,雖然已經開學上課,這里卻沒有熙熙攘攘的歡笑聲,因為這里的孩子多是難以發出聲音的聾啞兒或智障兒。“我從來沒有想過要去做別的。”在特教行業工作近10年的賴亦萍,可謂是學校名副其實的“媽媽”,小到孩子今天上什么課,大到學校籌款建樓,她都親力親為。

    ????在特教行業里,賴亦萍“找到了個人存在對社會的價值”,“因為特殊教育是為弱勢群體服務的,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幸福的收獲。”從只有20多名學生,發展到現在有600人的規模;從借地辦學到擁有一棟近5000多平方米樓房作為教學樓,賴亦萍走得不容易,因為做不完工作,她只好帶回家里,丈夫戲稱:家里有個特殊教育學校的第二辦公區。

    教務處主任陳紅華趴在地上與孩子“較勁”

    ????18歲從南京特殊教育學校弱智專業畢業的陳紅華是一個五尺男兒,在19年的特教生涯中,他練就了不凡的耐心和細心。

    ????聾啞兒童上課與健康孩子不一樣,所有的交流只能靠手語、動作,只要孩子一低頭,就無法“聽”講了,“有時候他們心情不好,就會低下頭,或趴在桌子上,課就沒辦法繼續了。”陳紅華說,每當這個時候,他會輕拍孩子的肩膀,如果還不行,他就“耗”——一直坐在孩子身邊,甚至趴到地上去,仰頭看孩子的臉,逗他笑,讓他知道有人在關心他。

    ????今年,他又回到高一年級帶職業高中班,“我們會教孩子縫紉、美容美發、計算機應用。”陳紅華說,這些技能,都是根據用人單位的需要和學生的接受程度來教的,“希望他們能有一技之長,也希望用人單位能將他們當真正的員工來對待。”

    聾部老師賴俊潔我們沒有“桃李滿天下”

    ????“我們沒有太多的學生,不敢說桃李滿天下,但只要學生開口發出聲音,我們就開心得難以言喻。”畢業于北京聯合大學特殊教育專業的賴俊潔說。

    ????在大學里賴俊潔學的是康復,“我曾經幫助3名聾啞兒童康復并回到普通幼兒園上學。”賴俊潔說,她在聾部小學三年級任教,因為受到家長的追捧,成為了全校最大的班,共有19名學生。

    ????“一次為了讓他們發出de的音,我整整教了一個星期。”賴俊潔說,特教學校的孩子教得不容易,因此老師也不能說桃李滿天下,從教七年來,她接觸過的學生不到40個。她愛孩子,每年都給學生拍照,一年年對比學生的成長。“我們不敢期盼孩子能上清華北大,只要他們能自力更生,對于我來說,就是成才了。”賴俊潔說道。(記者黃敏)

    ?

    ?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晚報] [作者:黃敏] [編輯:韓靜] 

    網友回帖

    海口秀英區將新增3所學校 今年底完成項目前期工作
    今年海口中小學新生入戶調查比例下降
    海南高職(專科)批平行志愿投檔分數線出爐
    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2018屆音樂表演班的11名大學生用17種語言翻唱的歌曲《帶你去旅行》。
      對于高三的同學們來說,距離2018年高考僅剩12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