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六成未簽勞動合同
《2012北京打工子弟學校老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發布
打工子弟學校教師狀況亟待改善
超六成未簽勞動合同
近日,“農民工子女教師生存狀況研討沙龍”在北京舉行,會上發布了《2012北京打工子弟學校教師生存狀況調查報告》,內容涉及在京的打工子弟學校教師的工資、社會保障狀況及健康等內容。
今年5月,農民之子等多家機構聯合對打工子弟教師進行生存狀況的專題調研。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168份,教師分布在48所學校,10個區縣,以一線教師為主。
教師來源多樣
該報告指出,近幾年北京部分區縣的打工子弟學校經歷了大規模清理和強拆,學校數量逐年減少。2012年在社管所備案的有157所,大都處于北京五環、六環之間的城鄉接合部。約有10萬學生在打工子弟學校就讀,根據師生比1:25的比例計算,目前北京應有4000多人的打工子弟教師隊伍。
調查顯示,教師中大專學歷占53.6%,其次為本科占19%,高中學歷占18.5%。從師資來源看,以外地教師和大學畢業生為主。
從職業經歷看,“以前在外地教書,辭職后到北京教書”的占31.5%;“畢業直接應聘到北京學校教書”的占26.8%;“以前在公辦學校教書,退休后被聘請到現在的學校教書”的占3.6%;11.3%是“以前在北京從事其他工作”。這一數據反映了教師群體來源的多樣性。
76.8%沒有社會保險
調查顯示,有129位教師沒有任何社會保險,占76.8%;其他39位教師有至少1項社會保險,占23.2%,其中有13位教師有2項以上社會保險;有11位教師有3項以上社會保險;有9位教師有4項社會保險。
從調查結果看,給教師上社會保險的學校以公辦學校、民辦公助學校和公益性的民辦學校為主。有11所民辦學校給教師上一項商業保險,大部分民辦學校教師的社會保險仍是空白。
月均工資僅1871.6元
教師工作量繁重,每天平均在校9.64小時,平均周課時數達25.83節。調查顯示,教師跨年級和跨科目教學的情況比較普遍。跨年級教學的有40位,占23.8%;跨科目教學的75位,占44.6%;有42.3%的教師經常將工作帶回家,46.4%的教師偶爾將工作帶回家。與之相比,公辦學校教師每周課時16.25節,民辦公助學校為21.55節。
大部分教師沒有假期工資或補貼。統計顯示,一年中除去寒暑假2個月之外,教師月工資總額平均1871.6元,其中基本工資平均1376.3元;月工資總額最低為1030元,最高為3800元。2011年度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為56061元,月平均工資為4672元,是打工子弟教師月收入的2.23倍。
近半教師過去兩年未體檢
調查顯示,將近一半的教師在過去兩年內沒有參加過任何體檢。感覺亞健康或身體差的教師23.2%;74.4%的教師“偶爾有小病,但很快就好”,13.3%的教師有慢性病。有84%的教師在生病時會堅持上課;只有6.6%的教師會在生病時請假休息或者去醫院看病。這反映出教師對于自身健康比較忽視。
負責本次調研的北京市教科院副研究員衛宏認為,“目前,流動兒童的義務教育完全由市場主導,民辦學校缺乏財政支持和社會監管,教育條件和教師的狀況難以根本改善,并且日趨惡化。唯有真正落實每一個兒童的義務教育的生均經費標準,同時加強政府和社會對學校的監管,才能有效保障教師的勞動權益,改善教育條件。”(記者陶映荃 文/圖)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