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廳要求各地相關部門對中小學辦學進行檢查,其中重點涉及中小學電子學籍管理,要求對學生的學籍信息進行公示,此舉主要是為了預防借讀、超班額等現象的發生。
據了解,在此次檢查中,涉及規范辦學的包括招生行為、教學行為、收費情況、電子學籍管理、教輔材料選用等。根據規定,各中小學校要對新生學籍信息進行公示,嚴禁學校在同城(縣域)內接收借讀生和在擇校生之外以自費生等名義招收高收費學生;學校不得對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平等就學收取擇校費;學校要堅持一科一輔的原則,不得代購當地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公告以外的教輔材料。
而教學行為中則主要是針對違規補課情況。此外,學校要在牌欄或網絡媒體及時向家長公示收費、教輔材料選用、擇校生招收等信息和中考招生加分政策執行情況,以及省級示范高中招生指標按不低于省規定的70% 比例分配到區域內各初中學校情況等。
此次的檢查除了從教師和學校獲得信息外,還增加了對學生和家長進行調查訪問的環節。詢問學生主要是為了了解學生課業負擔情況,包括作業時間、睡眠時間、鍛煉時間、節假日補課等;向家長了解學校辦學行為情況,包括收費、補課、辦班、有償家教等。
除了規范辦學行為之外,針對起始年級的入學年齡限制問題,此次省教育廳也向各地征求意見和建議,未來入學年齡一刀切的情況可能會改變。(新安晚報 葉曉、張曉嶸)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