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诰W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自招凸現城鄉差異 破格選拔擇優能否兼顧公平
    來源:  作者:  時間:2012-10-10 16:06:27

    統一標準就是公平

    東南網-福建日報10月10日報道(記者 張穎)

    “塑造教育內部的公平環境,是每一所學校、每一個教育工作者應該堅守的道德底線。”福州一中校長李迅表示。

    李迅校長說起一個小故事。高招結束后,今年的全省理科原始分狀元劉泰然的母親走進了他的辦公室。這位母親表示了自己的遺憾:成績非常不錯的兒子沒有獲得任何的加分。

    原來當時劉泰然想報名參加北大和清華的校長實名推薦,這首先要通過福州一中的選拔。劉泰然的平時成績在年段名列前茅,但是最終他并沒有獲得報名資格,原因是他在校期間有兩張“白條”記錄。

    “白條制度”是福州一中德育處的一項學生管理規范。劉泰然因為連續5次遲到而被罰“白條”且沒有消除,按照校方規定,他就喪失了參加所有評獎評優的資格。

    “在規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即使孩子成績再優秀,也不能網開一面,”對于這件事,李迅表示,“把制度、規定一擺,大家沒話說,孩子自己也沒意見,只覺得制度很苛刻?!?/p>

    統一標準就是公平。李迅在歐美多個國家的高中考察過,他說:“他們的高中教學不一定很好,但是很公平,只要肯努力就能冒尖。讓每個符合條件的孩子都能得到應有的認可?!?/p>

    每年,福州一中高中部錄取的學生中,農村孩子占有相當的比例,這有賴于良好的制度設計和嚴格執行。在選干部、評先評優中,每個孩子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來的,都有同等的機會參與,而非看家庭背景。

    福州一中今年發展的6個學生黨員中,就有2個來自市區之外,其中的程翔鵬來自閩侯,還是個特困生。6個省優秀學生、學生干部、省三好生,其中2個來自外地。

    在年段16個班級中,班長、團支書一半左右是福州市區以外的孩子。一位名叫張家升的學生,來自南平,家庭貧困,高中三年全部享受學費減免,他還拿到了每年只有4個名額的8000元華昆獎學金。作為班長、舍長,他不僅自己考上了理想的學校,而且他的舍友也全部考上了一流大學。“這個孩子以前不覺得自己有什么文體特長,但是在一中,他被老師選入了合唱團?!?/p>

    無論是校長實名推薦,還是評優評先,福州一中近年來做到了零投訴。借助學校內部的制度建設,公平的理念在孩子中間深入人心,“這比簡單灌輸公平思想有效得多”。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