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海南省首屆“千企萬崗”金秋人才交流博覽會在省人力資源市場開幕,不少企業的招聘公告上見不到具體月薪說明的影子,而一些企業開出的月薪僅比海口市最低工資高出30元左右,引來不少招聘者的爭議。
部分企業月薪說明“欲說還羞”
“還是老問題,好多企業在招聘公告上沒有標明工資水平,就像是在猜謎語。”求職者王凡向記者表達了自己的不滿,“我們都是弱勢群體,有多少求職者有勇氣在收入上和企業討價還價呢?”記者在現場發現,王凡反映的情況絕非個案,百余家進場招聘企業中,大大的公告牌上沒有標注具體薪資水平的超過30多家,占到了總數的三分之一。企業求賢若渴卻不說明月薪情況,以致于一位求職者忍不住向一家招聘企業質疑:“你們的公告上啥都清楚,就是月薪收入不明,究竟是招人還是在‘做秀’?”
不少企業的招聘公告上,“月薪面議”等本屬違法違規的字眼赫然在目,個別企業甚至連這一幌子也撕去,絲毫不出現“月薪”“工資”等求職者最為關心的內容,“招聘人員總是發問我們能為企業做些什么,為什么不能先給求職者吃一顆‘定心丸’,告訴大家公司能為員工提供什么呢?”很多求職人員對此表達了不滿。
個別企業開打最低工資“擦邊球”
9月1日起,海口市實施新的最低工資標準,不得低于1050元,否則屬違法。記者在招聘現場看到,除上述未明確說明工資的企業外,所有企業列出的月薪水平均在1050元之上,平均都在1600元左右,個別企業與最低工資打起了“擦邊球”,將月薪定在了1080元上下,僅比我市的最低工資標準多30元。
一些求職者看過招聘公告后告訴記者,“1100元在海口甚至連租房都不夠,更何況每天的吃喝。試用期至少3個月吧,難道這90天都喝西北風嗎?”
對此,企業方承認“疏忽”的同時,也大倒苦水,“現在用工成本那么高,企業不‘節衣縮食’很難維持下去啊。”海南信之發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水電費上漲了、房屋租金也漲了,最低工資標準也上漲了,比之前多支出的4萬元有一半是用在發放工資上。為了節約開支,之前的帶薪休假取消了,每年2次的外出旅游去年起也泡湯了。”
多家公司負責人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海口天馳農業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調侃,“用工成本連年增加,公司現在真的是‘有限’了,企業發展儲備金捉襟見肘,員工收入很長時間沒有變動。再這么下去,要么降工資要么經營遇阻。”
而對于月薪不公開,以及最低工資打“擦邊球”,企業紛紛表示無奈,“都是為了最大限度節約開支成本。或許求職者期望的月薪值,比企業開出的少,為此可以節約部分支出。”
?
招聘會上的新現象:應屆畢業生漸受青睞
在很多招聘會上,應屆畢業生往往是比較尷尬被動的人群,經常被招聘方貼上“沒有工作經驗”“眼高手低”等標簽,求職成功率不算高。而記者在本屆招聘會上發現,一些企業主動向應屆畢業生拋出繡球,設立了專門的應屆畢業生招聘柜臺。
海南欣霖藥業有限公司的招聘臺上放著一個醒目的告示牌,上面寫著“歡迎應屆畢業生加盟,應屆畢業生應聘處”,吸引了不少應屆畢業生的眼球。“感覺公司挺人性化的,眼光比較前瞻,發展潛力應該比較大。”一些應聘者議論著。公司招聘人員表示,“應屆畢業生有沖勁有活力,敢想敢做,這種精神是企業長期發展所必需的。”
此外,一些向應屆畢業生伸出“橄欖枝”的企業招聘人員也坦陳,多招聘應屆畢業生也可以有效減輕企業運行成本。“如果全招熟練的技術工,其月薪至少是新人的2倍,開銷相對較大。此外,應屆畢業生可塑性較強,工作思路沒有僵化易出成績。同時,更容易服從企業的各項安排。”
溫馨提醒:試用期也須遵照最低工資標準
采訪中,很多求職者表示,知道“月薪面議”行為違規違法,但對其試用期內月薪問題模棱兩可,“還在試用期內,不算企業的正式職工,最低工資是否適用于自己?”
市人社局工作人員明確表示,試用期內企業也要執行最低工資標準。《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7條規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形成或建立勞動關系后,試用、熟練、見習期間,在法定工作時間內提供了正常勞動,其所在的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其不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工資。”
求職者遇到此類問題,必要時可向當地勞動人事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或向勞動保障監察部門舉報投訴,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