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我們渴望擁有這個平臺,打開看世界的窗戶。”中美班學子們內心的強烈渴望,令中美班美籍教師史蒂文感到中國孩子懂得獨立思考,具備發現問題的眼光。他說:“正確的引導教會人優秀。”西方學生看問題的眼光和古老中國悠久的文化碰撞帶給學生們的探索令同學和外籍老師都大有收獲。
波特蘭大學副校長霍夫曼近日為中美班已錄取的學生帶來10份預錄通知書。他說:“海南僑中是一所擁有優良傳統的學校,教出的學生令人滿意。他們活躍、溝通能力強、擁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標,我們很高興。這也是我們錄取他們的原因。”“國家需要人才,民族的崛起需要創新。當祖國、家長都寄希望于孩子身上的時候,不斷與海外優秀文化相互包容、借鑒,提高孩子們的國際視野,是非常必要的。”一位中美班的家長這樣說。“只要孩子能學到更多的知識,視野上更加開闊,還有機會到外國留學,多花一點錢也值。”這是另一個中美班學生家長的心聲。
朱世軍坦言,正是家長開闊、頗具前瞻性的視野和心胸使得海南僑中對外發展教育方式的探索成為可能。中西交融的課堂讓中美班的學生明白,世界的距離是如此之小,他們正推開窗戶,體驗變成世界人的可能,為筑夢理想插上起航的翅膀。
國家需要人才,教育需要創新。如何在全球一體化的情況下,拓寬學生的國際視野,成為海口教育界培養國際化多元人才的一項創新工作。自2011年秋季始,海南華僑中學“中美合作班”進行了有益的嘗試,于今年秋季吸引了9所美國大學到校招生,共預錄取了51名學生,并承諾對于優秀學生將給予豐厚的獎學金,讓更多僑中學子借助“中美合作班”這個平臺,走出國門,為實現理想插上翅膀。
“別開生面”的面試
10月19日,海南僑中正在進行一場別開生面的面試。美國中央密歇根大學來面試的老師們與海南華僑中學中美班的學生圍坐在一起對話。面試分批進行,每批約6人。老師與參加面試的6名學生圍坐成一個圈,彼此有問有答,有說有笑。平等、溫馨、愉悅的場景,讓人忽略了這是在進行一場入學考試。
面試的學生都準備了自己的全英文簡歷。夏寄予同學準備的簡歷重在凸顯自己的個性和特色,涵蓋了自我介紹及個人經歷等部分。她希望能給老師留下深刻的印象。
剛剛結束面試的王同學告訴記者,面試中他感覺良好。他說,老師問了他希望學什么方向的專業,有怎樣的理想和志向,對自己未來的規劃是怎樣的,他都一一作了回答和闡述。“這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圍之內,回答起來還是游刃有余的。”
優秀學生“獎學金優厚”
22日,海南僑中“2012美國大學周”招生落幕,來自美國的9所大學院校共面試預錄取了中美班51名學生。據僑中老師介紹,參與錄取的美國9所院校不僅在美國排名靠前,在國際上也是知名的。
其中不少學校帶來了優厚的獎學金,美國中央密歇根大學與海南僑中簽訂獎學金協議,每年提供7000———10000美金給予錄取學生教育保障。波特蘭州立大學將去年預錄取的10張通知書發到被錄取學生手中,并承諾向成績優異者再提供4500美金的獎學金。美國頂尖理工科院校之一的佛羅里達理工學院給表現優異的學生提供8000———15000美金/年的獎學金。學生在北西雅圖社區大學兩年學習期間平均成績達到3.0,托福達到100以上將直接轉入全美排名第13的約翰霍普金斯·凱利商學院就讀。
“海南僑中吸引了美國9所知名大學到校挑選優秀學生進行面試錄取工作,書寫了僑中開展國際教育的新歷史,也展示了僑中學生的素質和風采。”校長曾紀寧如是說,“今后,海南僑中將每年定期舉行‘美國大學周’,為學生到美國名校留學提供出國留學平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