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民族大學的學生以“漢字繼承與發展”為主題,在中南民族大學、武漢紡織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工程大學隨機對143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近九成大學生對漢字的熟悉程度偏低,寫錯字的幾率不小。
數據:百余人僅12人一字未錯
據介紹,該校學生在調查前搜集了十組易寫錯、讀錯的詞語,比如“尷尬”、“編纂”、“戊戌變法”等,以填空的形式讓參與調查者在題板上依次填寫。結果表明,77%的學生會錯3-4個字,10%的學生會錯7-8個字,而全部寫正確的學生只有12人。“平時都用電腦寫字,只要輸入拼音就能出現詞語,不需要太清楚那個字究竟是怎么寫的?!敝心厦褡宕髮W10級學生丁行不好意思地說,如今好多字他都只記得一個大概的框架和讀音,真正讓他拿筆寫還真是為難,“如果以后沒有電腦了,我都不知道該怎么寫字。”他說。
原因:電子設備使用率過高
據調查,72%的學生曾有過一天或者幾天不寫漢字的經歷,其中23%的人認為,有那么多便捷的電子設備,何必再用筆寫字。
武漢工程大學09級學生小盧認為,用鍵盤書寫,字跡工整規范,還可以變換各種字體,比手寫方便多了,而且別人看起來也更舒服?!艾F在多數情況下都不需要手寫,只要把自己的簽名練好就行了。”“上大學以后,寫作業基本都用電腦,課堂筆記直接找老師拷貝,就連寫日記也可以在網上完成。”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大二學生沈妤表示,有這么多便捷的電子幫手,除了考試她基本都不拿筆了。
建議:將書法設為必修課
“雖然現在有鍵盤可以代替筆,但中國的傳統文化不能丟?!痹撔V形膶I的老師楊秀芝說,大學生應多了解漢字在傳統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對漢字的認知、書寫能力,最好能養成寫日記的習慣。
“養成書寫的習慣能陶冶人的品德、性情,也能讓人形成一絲不茍、認真仔細的生活態度。”中南民族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錢文彬說,一手漂亮的字如同一個人的名片,對其將來的工作、生活是極有好處的。他建議學校將書法藝術課設為各個專業的必修課,并要求大學生的各類論文、報告一律先準備手稿,再交電子文檔。“另外,還可以經常舉行硬筆、軟筆書法比賽,激發同學們對于寫字的興趣。”他說。(楚天金報訊記者宋銳 通訊員張思、馬小龍、劉杰)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