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僅“因為好玩”,就把幼童的雙耳當“把手”,將其拎至雙腳懸空,并要求同事拍照留念;其QQ空間中還有多張兒童被膠帶封嘴、蒙臉、扔進垃圾筒的照片--20歲的顏某,再次刷新了“虐童教師”的黑暗記錄。
近來頻頻曝出幼兒教師虐童事件。照片上、視頻中,那些毫無反抗和自我保護能力的幼兒,令人揪心。專家認為,虐童事件多發,不能再僅僅停留于譴責個別從業者的師德、人品。“價廉質次”的幼師背后,是學齡前教育被當做基礎教育“包袱”的殘酷現實。
含笑虐童,“90后”幼兒教師惡行非首次
10月24日,浙江溫嶺曝光了一起幼兒園老師雙手拎男童雙耳、將其拎至雙腳懸空的事件。照片中,男童的雙耳被扯至變形,張嘴大哭,女教師則一臉笑容。這一鮮明對比引發了網民的強烈憤怒。許多人質疑,“如此無良,如何能做老師?”
溫嶺市教育局24日中午緊急對此展開調查,當天下午即責成城西街道藍孔雀幼兒園作出深刻檢查,“拎耳”教師顏某和為其拍照的另一名教師被雙雙辭退,幼兒園年檢評為不合格。
在調查中,當被問及“為何要拎孩子耳朵,并讓別人拍照”時,出生于1992年的顏某稱,“為了好玩”。
25日,涉案女教師顏某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為其拍照的教師被行政拘留七日。
此外,憤怒的網民在自發的“人肉搜索”中發現,顏某的QQ空間里有多張兒童被膠帶封嘴、蒙臉、倒插垃圾筒等照片,網民“長安縣令”等驚呼“虐待孩子的惡行不是第一次了!罪證都是現成的!”
警方隨后調查核實,顏某自2010年工作以來,確實多次對幼兒園學生以膠帶封嘴、倒插垃圾筒等方式進行虐待,并拍照取樂。
令人后怕的是,顏某虐童行為之所以被曝光,是她自己要求拍照留念,并將“拎耳照”上傳至“微信”這一網絡社交平臺,繼而被人發現舉報。
“如果不是她得瑟,社會根本不會發現她視孩子為玩物的惡行。”杭州市民孫巍說。
“黑幼兒園”+“無證上崗”教師:學前教育“所托非人”?
“拎耳照”再度令幼師虐童成為社會熱議話題。在微博,25日“熱門話題”首位即為“網曝多地幼師虐兒揪人心,請停止虐待兒童!”相關微博逾390萬條。
在浙江溫嶺之前,被曝光的教師虐童個案包括:西安一家幼兒園園長用火鉗把孩子們的手燙傷;廣東番禹一幼兒教師狠摔4歲女童致生命垂危;就在10月中下旬,山西省太原市的一名幼兒園女教師在短短的十幾分鐘內狂扇一名五歲女童幾十個耳光,曝光視頻顯示,這并不是她第一次用這種方式體罰學生,那名女孩也不是當天被掌摑的唯一一名孩子。
觀察這些個案,不難發現,大部分發生在非公辦幼兒園,有些幼兒園甚至是“黑戶”,部分教師甚至至今沒有教師資格證。
然而,正是這些幼兒園和老師,撐起了學前教育的大半片天。
在溫嶺,學前教育僅四成老師具教師資格證。“我們呼吁再三,還設置了持證上崗一年增加三千元收入的鼓勵政策,也沒有多少人有積極性。”溫嶺市教育局副局長滕林華告訴記者,因為大部分老師就職于民辦幼兒園,他們的平均收入是公辦編制教師的三分之一。這幾年民辦幼兒園生源競爭,收費打“低價牌”,人力成本更為壓縮。
“民辦幼兒園中,老師普遍認為這就是門吃青春飯的行當,做幾年就要走了,流動性非常大。”滕林華說。
從事學前教育近30年的浙江省特級教師王芳告訴記者,嬰幼兒期是一生接受教育的關鍵時期,相應的,自然應選拔最優秀的教師從事學前教育。然而國內當前幼教階段中,以大部分老師的學歷、能力等都難稱優秀。
《齊魯晚報》評論員婁士強認為,進入幼師的門檻太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國家把學齡前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包袱”甩掉了,不納入義務教育的范圍,很多公辦園都是自負盈虧,遑論各類民營私立機構了,最終導致各類學前教育機構成為個人或少數人的斂財渠道,此種情況下,“價廉質次”的幼師應運而生。
就在山西太原“教師狂扇女童幾十耳光”事件中,涉事幼兒園屬于無證幼兒園,區教育局曾經6次下發停辦通知,仍關停不了。
“盡管這幾年各級政府都在加快公辦幼兒園建設步伐,但短期內公辦幼兒園供不應求的格局仍難緩解。這些均給一些民辦甚至非法幼兒園提供了生存土壤。”教育學者熊丙奇說,要根本解決問題,還是需要政府保證投入,滿足入學需求。
網民呼吁:為孩子筑起“法律保護墻”
加大對教育的投入,改變公辦幼兒園供不應求現狀需要時間,在目前財政投入有限的情況下,需要相關部門加大行業監管和對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為孩子筑起“法律保護墻”。
山西太原對“狂扇女童幾十耳光”涉事教師李竹青實施行政拘留15天的處罰后,多位網民表示“懲罰太輕”。
網民“謙虛和順”說,“沒有愛心,何以為人師表;沒有師德,何以傳道解惑;遠離做人之標準,敢為人之啟蒙,汗顏!”
浙江溫嶺涉案女教師顏某25日以“涉嫌尋釁滋事罪”被公安機關刑事拘留后,立遭網民質疑,“為何不是故意傷害或虐童罪”。據公安部門解釋,我國刑法目前還沒有“虐童罪”這一罪名;虐待罪指虐待家庭成員,幼兒不屬于教師的家庭成員;故意傷害罪則需受害人傷勢達到輕傷以上結果。
南京網民“老莊”說,孩子的心理損傷如何計算?
微博網民“張洲”認為,除了早日懲處兇手,最主要的是不能讓這些“變態”再有任何靠近兒童的自由。
婁士強認為,僅從行業自律和職業道德方面對幼師的從業行為進行約束是不夠的。頻頻爆出的幼兒園老師虐童事件,正是相關法律法規在學前教育管理方面滯后性的力證,以此為據的監督管理工作,同樣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余靖靜張遙)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