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追蹤中國年輕富豪的最新榜單把丁仕源推到了公眾面前,其身上太多的“標簽”讓人不得不為之驚訝:22歲、1000名模特的經紀人、1200萬元財富,以及高職生兩年前畢業于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媒體為之嘩然,并引來陣陣質疑和爭議。當記者探訪其真相時,覺得丁仕源的成長軌跡平凡而又另類。
紅色格子襯衣、精心修剪的短發,時尚干練的深圳22歲男青年丁仕源,2012年留給人們的印象是大學生富豪榜單中中國最年輕的富豪。提起剛剛新晉富豪榜年齡排行榜首這件事,丁仕源說起的卻依然是生活的忙碌空中飛人般穿梭于中國各地承接項目,富豪榜的名氣似乎并沒有改變他繁忙的生活狀況。
即便是在9月26日母校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10周年大慶的節點,作為母校邀請的杰出校友,聽說10年慶典的招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丁仕源馬上連夜作出了頗有競爭力的工作方案參加競標。
“電腦已關,充電器已拔,準備回家,卻不知自己為啥倒在椅子上睡著了,一會兒就天亮了。”這是丁仕源總結自己的一個生活常態。辦公室幾乎就是他的第二個家。
工作狂,幾乎是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會有的標簽,但對于丁仕源來說,成功的秘笈是不是僅僅只是天道酬勤?除了勤奮、努力、執著這些成功者必須的素質之外,丁仕源的人生定位有哪些可資借鑒之處?
人生定位越早越好?
丁仕源自嘲自己曾經是個街頭少年。“衣著前衛、雞公頭、染發、窄褲腳,經常帶著一幫同學泡吧,狂歡到凌晨才回家”。12歲之前的他在深圳龍崗一帶,曾經因為叛逆、調皮而“頗有名氣”。
直到12歲的那一天,哥哥的一頓拳頭和痛斥,竟然成為日后丁仕源成長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那天是小學畢業,丁仕源帶著一幫同學照例去舞廳徹夜狂歡。深夜兩點還沒有回家。比丁仕源大8歲的哥哥好不容易在一家舞廳找到正玩得起勁兒的他后,對他進行了有史以來最嚴厲的一次“教訓”。在同學面前丟了臉、挨了打的丁仕源,現在回想起來,卻真切地記住了那頓打罵中哥哥提到的一句話“人生要靠腳踏實地的努力,而不是你現在這樣!”
把自己宅在家里想了好幾個日夜后,丁仕源終于想清楚了自己的想法和現實之間的差距。回想自己在父母兄長面前經常夸夸其談的舉動,他終于感到了自己曾經是何等幼稚。
如何證明自己喜歡娛樂、時尚的東西也能作出一番成績?不想否定自己的丁仕源開始了人生中的第一次定位他報名參加了社區內未成人開設的就業前培訓班,參加了新聞學、營銷學、心理學、服裝設計等課程的學習。
個頭還距離成年人很多的丁仕源起初被老師拒絕過。但是丁仕源的熱情執著讓老師打消了念頭,“反正都是夜校,不會耽誤平時的學習”,當別的同齡孩子正在上各種補習班、提高班、奧數班等課程時,丁仕源提前開始了自己的就業前培訓。
“我夜校的一個同學正好是一家報社的工作人員,他是我人生中第一個領路人。”正是經過這個大朋友的介紹,丁仕源進入了一個從未見過的世界,有了人生中第一個人脈圈,也為他日后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經過兩年的學習,丁仕源為了驗證自己的學習成果,報名參加了《中國服飾報》的實習生招聘。
主編看到丁仕源的身份證年齡資料,詫異不已,斷然拒絕。但丁仕源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一沓服裝企業通訊錄遞過去,并闡述了自己對行業的理解和看法。主編翻看著這份300多家企業的通訊名錄,破格招收了丁仕源。
實際上,丁仕源的這份名錄確實來自他的有心收集。喜歡打扮自己的他,經常參加一些大型的服裝展會,久而久之就積累了很多資料。
當上實習記者的丁仕源發稿、跑動很勤奮,同時還參與策劃和組織發布會、招商會。十四五歲的年紀,辦事干脆利索,創意頻出,很多合作伙伴都不知道這個看上去沉穩老成的小伙子其實還不到16歲,甚至有公司開出高薪聘請他擔任公司策劃總監。
2006年,16歲的丁仕源在采訪于深圳舉行的世界模特大賽時,被總決賽導演看中,擔任拓展部經理,負責賽事統籌、對外招商和媒體聯絡,由此打下了日后成為千名模特經紀人的基礎。
人生定位越精準越好?
上大學,是丁仕源人生中的第二次定位。與上一個階段相比,此時的精準定位似乎顯得尤為重要。已經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了幾年的丁仕源,在職業發展的初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為自己作出了人生中第一次精準定位。
讓我們來看一下丁仕源當時所處的現實環境:父母兄長都是傳統型的家庭觀念,對丁仕源的要求是,不管你喜歡什么,就業多早,大學是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在丁仕源讀中學時,由于經常用課余時間參加社會活動,老師都擔心他可能考不上大學;而丁仕源卻有一番自己的道理。
高考成績出來了,丁仕源的成績上線了。雖然不能上個名牌重點大學,但是成績正好滿足他對專業的想法和要求。他想以自己在文化市場中的感悟為基礎進行系統的學習和提高。而此時,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正好在國內較早開設了這個專業。于是,他以第一志愿錄取成為一名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應用英語系文化市場經營與管理專業的大學生,丁仕源如愿以償。他也成了學校第一個開著花自己的錢買來跑車代步上學的學生。
進入大學后,丁仕源似乎還像以前一樣,社會活動有增無減。在大二時,他就和朋友合作開設了一家公司,在進行模特經紀人代理的同時,開發項目進行人生的第一次創業。
“注冊資金100萬元都是自己積累的,父母沒有出錢。這些錢是以前賺的廣告提成、活動費用。那幾年手上賺了一些錢,但很后悔沒有買房子。買了好幾輛車,每輛車都不低于40萬元。”當上老板后,丁仕源明顯感覺到了不同。“以前在其他地方工作,總是有不同部門的人來配合你的工作。但自己當老板,需要一個人去統籌很多事情,需要能力非常強的人才能達到要求。”
在開公司的同時,丁仕源的學習也沒有落下。為了配合學校專業學習中的市場模擬和考察,丁仕源成立了一個大學生創業社團創億社團,招收學校成員,共同創業。
隨著在模特圈的影響力越來越大,他不僅賺了第一桶金,還挖掘了人生的下一個目標大學生文化娛樂市場。他希望集結所有有夢想的大學生,做一些較為實體的產品,讓普羅大眾受益。
也正是因為種種的經歷和想法,16歲,他多次成功策劃、執行大型文體活動及世界選美賽事;18歲,成立丁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法人及公司執行董事兼總經理;20歲,拿下廣東省“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金獎,“2010年中國大學生創業富豪榜”唯一一名90后代表;21歲,創辦丁叮文化產業美容營銷運營平臺,并擔任運營總監;全國近百家媒體進行過專題報道。
“在整個社會群體中有特別才能的人更適合創業,而最重要的一個道理就是創業不打‘無準備之仗’,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在個人能力、資金、項目分析、市場考察、人脈資源等各方面打下一定的基礎。創業者要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才能著手創業。”丁仕源說。
人生定位需要適合自己的“培養基”
丁仕源的創富案例能不能復制?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職業教育研究所所長童山東認為,丁仕源的例子具有特殊性,或可從他身上獲得一些啟示。
丁仕源成長于改革開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在與香港近距離交流的文化背景下,這個城市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創業氛圍,是丁仕源從小接觸到的社會大環境,也是丁仕源能夠形成早熟而充分社會化性格的成長大背景。
另外,丁仕源的父母一直從商,當年長8歲的哥哥成為一名公務員后,家人為丁仕源規劃好人生目標,希望他成為一名穩定的“單位人”的時候,從小耳濡目染善于尋找市場空白的濃厚家庭氣氛讓他堅持將血液中從商的因子發揮到極致。
而在專家們看來,丁仕源以12歲的年齡就開始提前進入創業的準備和實踐過程,相當于從童年期就開始進行創業積累,先于別人努力,成功當然先于別人。
當人們還在為人生何時該創業而爭論不休的時候,丁仕源給出的答案是,何時創業,年齡、資金可能都不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是創業資源配置是否到位。
丁仕源同時也是中國創業者年輕化取得成功的一個案例。這也意味著,不僅僅是美國的成功創業者年齡在提前,許多中國的年輕企業家開始和美國企業家一樣,要么像丁仕源一樣邊讀書邊創業,要么退學專心創業。而丁仕源的兩者兼得,恰恰說明了中國的創業氛圍正在得到最空前的寬容和支持。
但實際上,對丁仕源也并非沒有爭議。在學校,針對他的議論從來都沒有停止過。有的同學問,“為什么丁仕源就可以曠課去創業,我就不行?”有的老師不理解丁仕源的做法,覺得當學生就應該認清主要任務,學生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習。“丁仕源太過商業化”。
丁仕源卻自有想法。“我的個人價值在哪里?我的希望在哪里?我是實戰型的,需要馬上在市場看到效果。”他并不認同自己過度商業化的說法。但丁仕源表示,他非常感謝學校給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
相關鏈接
雙色球加獎第5期3注頭獎落上海 誕生千萬富翁
千萬富翁懷疑妻子不忠在家裝6個監控探頭
公務員為追女友下鄉種玫瑰 20年后成千萬富翁
湖南千萬富翁與年輕女子裸死車內
?
?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