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海口網首頁 |  新聞中心 |  國際旅游島 |  房產 |  汽車 |  健康 |   |  教育 |  瓊臺人文 |  圖片 |   | 
    您當前的位置 : 教育>教育新聞>
    19年前鄰居借了一千元錢 19年后千里還錢
    來源:新華網  作者:  時間:2012-10-29 11:42:34

      近日,天臺縣三和派出所來了一男一女,男的是本地人老梁,女的是江蘇鹽城人徐美云。

      徐美云說,她從江蘇趕到天臺,是為了尋找19年前借給她1000元錢的鄰居湯傳建姐弟。

      19年前鄰居一千元錢

      解了她燃眉之急

      19年后為還錢

      她從江蘇趕到天臺尋恩人

      經當地民警幫助,這位江蘇婦女終于了卻心愿

      19年前鄰居的1000元錢解了她燃眉之急

      1992年,天臺人湯傳建和姐姐遠赴江蘇鹽城經商,在當地開店經營橡膠三角帶。徐美云家就在姐弟小店的隔壁。

      當時,徐美云家比較拮據,懷有身孕的她到了臨產之際,卻無錢去醫院。就在心急如焚時,湯傳建姐弟送了1000元錢過來,解除了徐美云的燃眉之急。

      湯傳建的生意做得還不錯。3年后,為了開拓更大的市場,姐弟倆決定離開鹽城向其他地方發展。

      看到徐美云一家生活困難,湯傳建姐弟在離開時,并沒有提錢的事。之后,兩家便失去了聯系。

      隨著時間的流逝,徐美云的家庭生活有了起色,還錢的念頭也一年比一年強烈。當初徐美云只了解到湯傳建姐弟是天臺人,而不知道他們的詳細家庭住址,還錢的事成了她的一樁心事。

      19年后為了還錢她從江蘇趕到天臺

      由于一直沒有湯傳建姐弟的音訊,徐美云那1000元錢19年來都沒能還得了。

      不久前,徐美云得知有個老鄉要嫁到天臺。她想,或許可以趁這個機會去一趟天臺,說不定能找到湯傳建。

      10月21日晚,徐美云到達了天臺,次日一大早,她便讓嫁到天臺的女老鄉姐夫老梁陪同尋找湯傳建。

      老梁分析,經營橡膠制品的人大都是來自天臺三合和洪疇鎮一帶,這兩個鎮姓湯的人也比較多。

      在徐美云的記憶中,湯傳建好像是住在三合鎮黃務村,但是她和老梁去了村里詢問了很多村民,大家都說沒有湯傳建這個人。老梁提議向派出所民警尋求幫助。

      伸手援助和千里還錢的故事成佳話

      派出所民警被這段陳年往事深深感動了,所長立即安排民警通過戶籍管理系統查詢湯傳建的信息。

      在電腦輸入湯傳建的名字后,很快跳出了他的相關信息。經過照片確認,家住三合鎮大橫村的湯傳建就是徐美云要找的人。

      得知了湯傳建的家庭住址,徐美云拉著老梁要立馬趕過去。

      管片民警戴鐵飛撥通了村干部的電話,對方告知湯傳建姐弟分別遠在寧夏和遼寧經商,家里只有湯傳建的母親留守。

      “盡管見不到湯傳建姐弟,但只要老人在家,我也應該去看望一下,向湯媽媽表示感謝。”徐美云說。

      來到湯傳建的家里,徐美云緊緊握住了湯傳建的母親王老太太的手,情如多年未見的母女。

      看著這名遠道而來的客人,王老太一臉茫然。

      徐美云向老太太講了事情的經過,稱此次來天臺一是為了還錢,二是來說聲謝謝,感謝王老太太生養了一對樂于助人、不求回報的兒女。

      但是當徐美云掏出一千元錢時,王老太卻連連擺手:“兒女借錢的事沒有說起過,這錢我怎么能收呢。”

      徐美云的眼眶不禁濕潤了。

      一個誠心要還錢,一個執意不肯收,你推我擋了好長時間后,徐美云才把錢硬塞進王老太的口袋里。交談中,兩人互留了電話,徐美云還和湯傳建取得了聯系。

      離開湯傳建家的時候,王老太拿出了自己種的土特產,讓徐美云帶回去品嘗。

      10月24日,徐美云踏上了回家的班車。而在湯傳建的家鄉,伸手援助他人和不遠千里找人還錢的事也成了人們談論的佳話。

    (今日早報)

    (編輯:童言)

    網友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