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記者從剛剛結束的第四次全國氣象科普工作會議獲悉,中國氣象局將與教育部門合作,有步驟地在全國各地深入推進氣象科普教育讀本進課堂工作。
國內首部小學生氣象防災減災科普知識教材《安徽省小學生氣象災害防御教育讀本》2008年9月進入安徽全省小學生課堂,發放90余萬冊。參與這本氣象科普讀本編寫的中國氣象局副局長許小峰介紹,當前中小學正在使用的地理課本中雖然包含了大氣環流等氣象知識,但針對性的防災減災知識還有所欠缺。
許小峰:怎么樣回避災害,什么時候需要停課,怎么防范,這方面欠缺一點。另外對氣象知識的認知也在提高,怎么把這些新的知識增加進去,也是氣象部門要加強的。
今年5月,《小學氣象科學普及教育讀本》作為正式氣象科普教材進入浙江省溫州市小學課堂,在強化校園氣象科學知識的形象表達上進行了有益嘗試。許小峰表示,將針對不同地區的氣象災害特點和教育特色風格在全國推進氣象科普教材進課堂工作。
許小峰:在教材編寫上我們可以仿靠安徽的作法,針對各地不同的氣象災害,你比如,安徽暴雨洪水災害比較多。到了西部,可能就不一樣,可能更多的干旱、沙塵暴,比較多一點。針對性的來推進這項工作。
許小峰介紹,有效推進氣象科普教育讀本進課堂關鍵在合作。
許小峰:有了安徽、浙江的,包括現在深圳在這方面都有所推進,鼓勵氣象部門和各地政府、教育部門來聯合,來推進氣象科普進校園的工作。再跟有關部門民政、水利、環境、國土、海洋部門聯合共同來做。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表示,近期公眾對氣象服務滿意度有明顯提高,而未來國家也將對科普工作加大投入力度。
鄭國光:剛剛國家統計局對全國氣象服務的滿意度又做了調查,滿意度是86.3%,氣象科普功不可沒。財政部對氣象部門明年的氣象科普的預算比今年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記者周文超)
(編輯: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