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型”海歸更受職場青睞
據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期發布的《國際人才藍皮書:中國留學發展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出國留學人數達33.97萬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生源國,同時,2012年中國留學生“回流”人數已達23.03萬人次,累計回國人數達104.87萬人次,中國留學生的“新回國潮”已經到來。數據表明,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回國,海歸的就業壓力也將越來越大。在現階段,中國海歸的職場現狀究竟如何?求職難度和薪酬水平如何?有怎樣的職場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海歸就業
未來發展潛力無限
海歸人員憑借良好的外語優勢、國際化的視野和人脈資源、國際領先的專業知識體系、更加優秀的溝通能力和創新能力,在經歷最初的職場壓力和各種小風浪之后,其發展潛力和上升空間不容小覷。但在初期為了能夠順利就業,很多海歸對于企業性質和薪酬水平的要求往往不是很高,使得部分人對于留學的投資回報率有所顧慮。留學專家認為,海歸起薪不高是由于中國職場的就業壓力造成的,更應該關注海歸的發展潛力和職場前景。據啟德國際教育研究院調查顯示,雖然海歸的起薪大多不足6萬/年,但隨著工作經驗的累積,薪酬也呈現出非常大的差距,海歸憑借自身良好條件和不斷努力,在工作3-5年之后,其職場競爭力將逐漸顯現,發展速度和上升空間將遠遠超過那些沒有留學背景的人。
收入懸殊
工作經驗成主因
在新的“回國潮”沖擊之下,超過70%的中國留學生都選擇回國就業。調查顯示,中國海歸回國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萬,67.2%起薪不足6萬。部分海歸表示,回國后找工作并不容易,想要進入世界五百強企業、大型國企和科研機構的難度越來越大,自身對薪酬的要求也趨于理性。海歸的收入差距更是十分明顯,決策層與普通職員的年收入差距近30萬。調查顯示,大部分海歸都是平均年收入為8.3萬的普通白領;少部分人成功考取公務員,平均年收入為14.6萬;只有極少數人能夠進入知名企業或機構擔任主管、經理級別的重要職位,平均年收入可達22.3萬;而能夠進入決策層,成為公司CEO、合伙人、企業主,年收入高達45萬以上的人,更是鳳毛麟角。造成海歸收入差距顯著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個人背景、性別、工作性質、工作年限等等。而工作經驗則成為影響海歸薪酬最主要的原因,那些在大企業身居要職、收入在20萬以上的海歸基本都有數年、甚至數十年的工作經驗。無論是工作幾年后再選擇海外充電、還是畢業之后先在海外積累工作經驗再回國就業,他們都能更加順利地進入一些知名企業或是大機構,事業起點比那些完全沒有工作經驗的海歸要更高一層。
求學海外
應重視名企實習機會
調查顯示,擁有海外工作經驗能夠使海歸回國就業的起薪差距明顯,完全無經驗的海歸的年起薪在7萬左右;而有1-2年海外工作經驗之后,起薪可以達到14.9萬/年;擁有三年以上海外工作經驗的海歸年起薪則可達22萬,比無經驗的海歸高出15萬。據美國留學專家張楊表示,留學生在海外留學時,應該在學習之余尋找一些能夠進入世界名企實習的機會,盡量積累工作經驗。在完成學業之后,如果能夠先在海外工作1-2年再回國就業,對于國內求職和之后的職業發展都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