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到2012年,10年間,留學領域發生了什么?日前,澳際教育集團發布的《留學這十年》報告進行了梳理。
關鍵詞一:留學目的地
選擇的多元化
報告指出,在2000年之前,留學生大多都愿意擠入英國、美國、加拿大等經濟興旺國度,而在2001年后,由于美國留學市場受到簽證政策的影響,留學生減少,留學目的地向其他主流目的國分散。隨著政策改變,美國留學市場逐漸恢復,2007年美國再次成為主要的留學目的國。2002年至2012年這10年的后半段,在傳統留學目的國熱度不減的同時,留學選擇逐漸呈現多元化的形式。
據調查,絕大多數中國留學生分布在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但荷蘭、愛爾蘭、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等國以及東盟地區也吸引了不少中國留學生,中國海外留學生的分布呈現“大集中、廣分布”的格局。
關鍵詞二:留學理念
從盲目留學到理性留學
報告指出,這10年中,留學消費趨向理性化,很多家長和學生在對待出國的問題上已經不再像以前那么盲目,而是基于留學費用、入學門檻、學校知名度、專業情況、畢業后去向等因素作出綜合評估后選擇適合他們的項目。
首先,在選擇留學專業時,由于留學前職業規劃的概念越來越為更多國內學子所接受,不少學生和家長在出國前就開始考慮歸國就業,選擇專業時也會看重其未來的職業競爭力。
其次,學生在選擇學校時日趨理性和現實,越來越多的學生不但考慮學校的綜合排名,也更多地開始考慮專業排名、實習機會等。
關鍵詞三:留學目的
從簡單“鍍金”到務實致用
報告指出,在近日關于“出國留學目的”的調查中,選擇“增強競爭力” 和“充電、增加學識”的比例接近五成。數據表明,中國學生和家長的關注度已經從讓孩子接受國際教育,轉向對孩子國際競爭力的培養,以期在未來的全球化競爭中占據金字塔塔尖的位置。其中兩成多的人選擇了“出國留學可以讓自己擁有更好的發展空間,也是為應對未來職場競爭的積極準備”。同時,近兩成的人選擇了“豐富人生經歷”。
澳際教育集團總裁李平認為:“留學生們真正該去關注的,應該是學會一種‘留學思維’,一種快速和良性地融入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中的本領,同時學會提升溝通和社交能力以及在當地社會中生存的技能。”
新聞鏈接>>>
未來五年
留學趨勢
澳際教育集團發布的《留學這十年》對于未來5年留學趨勢做出預測。報告指出,未來5年,留學目的地將更趨多樣化,除英國、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傳統主流留學目的地之外,如北歐四國、東歐諸國以及南美的巴西等國也將成為新的留學目的國。
此外,下個5年,留學方式將更趨多元化。如各大中院校的合作辦學、國際高中、預科教育、境外院校在中國本土的分校都將成為新的留學方式,還有游學及短期學術培訓或技能培訓,也或將引爆市場。
澳際教育集團留學專家指出,在過去的10年中,留學多數是“一次性消費”。隨著中國國際地位的提高,各國對中國的簽證政策的放開,預期留學不再是“一次性消費”,或將成為多次選擇性消費。如澳際教育集團留學顧問在平時的工作實踐中,常被客戶問道:“我學分沒修完,但有事回國,可否以后再修?”這些或許將變為現實。
目前,留學主要目的還是以獲得學歷、學位為主導。但在未來5年間,學歷、學位或不再是留學的主要目的,而是轉變為以提高自己的國際化視野,拓展國際人脈或以提高語言能力為目的。
(編輯:鄭克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