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元才 繪
???? 各界熱議異地高考政策“破冰”家長:擔心有人鉆政策空子 專家:提高教育水平是關鍵
海口網11月14日消息 (記者謝舒 實習生胡曉航)根據國家教育部要求,全國各地今年年底前要出臺“異地高考”相關政策。目前,海南正在為政策的出臺進行調研,多方征詢意見和建議,還將到各兄弟省份去考察借鑒。該政策能否“破冰”,如何制訂?海南各界人士有話要說。
學籍年限確認,家長說法迥異
在異地高考準入條件中,有一項為“學籍年限”。記者調查走訪中,有學籍在海南的外地學生不少,根據海南實際,這些學生在學籍準入條件上應該以多少年為最佳呢???
在市九小接孩子的家長李女士說,海南教育底子較薄弱,要跟外地的孩子拼考試成績很難比得過人家,建議應該把門檻設高點,異地高考學生必須從小學開始就在海南就讀,這樣才能和海南的學生從小在同等環境下接受教育,在考試水平上才能做到“同一起跑線”。如果從初中或高中開始計算的話,已經晚了。因為,小學6年下來已經有了相當的差距。
同樣關注異地高考的袁先生則認為,學籍從小學算起門檻太高,有過分保護本土考生之嫌,這對異地考生來說不公平,不利于推動教育公平發展。但考慮到海南教育相對落后,他建議外地學生的學籍從初中開始確認,外地學生必須在海南參加中考,且高中3年都在海南就讀,然后參加海南高考。?
孩子在市第九中讀初二的高先生說,自己是湖南人,一年前因工作調動舉家來到海南,很高興現在要出臺異地高考政策了。他希望學籍年限門檻不要設太高,要充分考慮因父母工作調動這部分考生的利益。對此,市民謝先生說,假設門檻設置為初中的話,對部分因父母工作調動來海南的學生可根據情況適當放寬,但起碼也要在海南就讀一個完整的高中階段。
擔心鉆政策空子,建議全國學籍聯網
“異地高考”固然有助于教育的公平,但在現實情況下很多人擔心會讓不法分子鉆了空子,損害教育不占優勢的海南本土學生的升學權益。
海南僑中高二年級的符同學說,目前海南大力弘揚素質教育,如果“高考移民”借“異地高考”之名大量涌入,將給海南本地考生帶來極大的壓力,這對海南倡導的素質教育將是一個沖擊。
會計王女士說,兒子今年在某民辦學校讀初三,這學期剛開學班上就“塞進”了至少5名外省學生,同學們都感到有壓力。這些外來同學在學期的幾次考試中對本地生有明顯優勢。
對此,一位退休老教師認為,異地高考政策在保護符合條件學生的合法權益時,要嚴懲弄虛作假歪風。他建議,建立全國學籍聯網可查制度,根據海南“異地高考”規定的學籍年限,從源頭上杜絕學籍作假。同時,公安部門要把戶籍關,讓“高考移民”無空可鉆。
提高海南教育水平是關鍵
“異地高考”作為一項有利于促進教育公平助推教育均衡發展的政策,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對于那些在一個地方工作了那么久,為地方經濟的發展傾注了心血的人群來說,他們的子女如果連參加當地的高考都不被允許,是不公平的。但是,海南如何在教育水平落后、底子薄的教育現狀下,做到既照顧、保護好本土考生,又做到對符合條件的異地考生公平,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不少教育界人士認為,改變海南教育受沖擊的根本應是改變內因,提高海南自身的教育水平,扎實自身功底。海口市委黨校教授、海口市社科聯名譽主席魯兵在日前接受媒體采訪時就提出,要從根本上解決“異地高考”和“高考移民”的矛盾,還是要提倡教育的均衡化發展,縮小地域之間的教育水平差異,這樣普惠式的“異地高考”愿景才有實現的可能。?
在海南生活了幾十年的市民郝先生也認為,根本解決問題,達到二者平衡最主要的是要從海南自身的教育上下功夫。希望教育部門能多支持海南教育,在師資、教學硬件、軟件上加大投入,大膽改革創新,讓海南的教育跟上全國的發展水平。
?
?
?
?